本书是2011年度国家社科规划办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AH007)的研究成果。该课题在设计艺术史论专业《传统设计文献选读》《传统造物思想》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及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于2011年获批立项,并于2018年顺利结项。书稿38万字,分为10章,分述“材美工巧”“文质彬彬”“物以载
本书全面阐述了自原始社会至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概况,全书图文并茂,列举大量美术作品,用精美的图片串起对中国美术史的解说,分为史前美术、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隋唐美术、五代两宋美术、元代美术、明清美术和近代美术九章,着重介绍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等内容,
本书是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汇编,集中了美院各研究机构为回应国家和本省需求、推动学科发展,开展的跨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前沿性研究。本书梳理了这些阶段性学术成果,主要收录2019—2022年的学术著作,借此对近几年学术发展之路中的得失进行回顾。这些研究坚持原创性与前瞻性互补,坚守服务国家战略与自主特色研究结合,包含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学术论集(2023)》集结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创作人员近几年在各个领域的学术成果,涉及当代戏曲美学与剧目研究、戏剧史及剧种史研究、民营剧团研究、“非遗”及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傩戏及民间信仰研究、曲艺音乐及舞蹈研究、美术学研究等多个方向。经遴选共收入32篇论文,40万余字,撰稿人包括在职研究人员与部
《现代艺术150年》是一本西方现代艺术简史,讲述了自19世纪后期到21世纪这150余年的现代艺术发展史。在书中,作者梳理了自印象派以来的现代艺术发展史,以时间为序,对现代艺术历史中重要的二十余个艺术流派(如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构成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观念艺术、波普艺术等)、近百位关键艺术家进
《2024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影像北京”全市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作品集》是一部画册。以“歌颂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影像北京”全市美术书法大赛及第十届“影像北京”美术书法摄影展系列活动,通过征集、评选,筛选出近200幅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并精心编辑成册。作品主题鲜明、题材丰富,有讴歌逆行者、劳动者的主
本书汇集了潘鲁生教授自担任院长以来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文稿,突出反映了高等设计艺术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对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及创新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作为学界领军人物和文化名家,其在设计教育专业领域的创见及理念对于学科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指导意义;作为长期负责高等艺术院校管理工作的大学校长,其在高等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我国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遵循。本书以“为人民而设计”作为设计类大学在服务文化产业发展中实践和坚持的办学宗旨,分别从办学理念、教学探索、教学评建、人才培养、部署实践等方面阐述了高等艺术院校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课题,对于提升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作为学界领军人物和文化名家
本书是第一次权威的大卫·霍克尼“回顾展”,以霍克尼近六十年艺术生涯中富有创造力的油画、素描、水彩、版画和摄影作品,展现出其风格的演变及创作的多样性。其中许多作品还配有与该作品相关的艺术家本人的话语,来阐述作品背后的灵感和观念。书中收录了许多新作以及从未发表过的作品,这些都是由大卫·霍克尼本人亲自挑选并整理的,追溯了画家
本书联系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利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展开了一场跨艺术门类、跨媒介和跨学科的生动对话。最终,我们得以了解西方绘画、建筑、雕塑、镶嵌工艺等的形成和风格发展,直至今天的电影、摄影和装置。书中还收录了从中世纪至今数百位艺术家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