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项目之一。本书以祝之友学术思想为主体,分中药临床药学、经典解读两部分。从中药临床药学的提出与定位、中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能、中药临床药师的特征特色和特长、中药临床药学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中药临床药物古今有别五方面来体现祝之友对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解和要求;经典解读部分则分别
全书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朱凤标的著作,主要包括诗、文、信札、奏折等内容;其二是朱凤标的评论资料选辑,如《清史稿》《清史列传》中的朱凤标传记,以及潘衍桐、殷如璋等人撰写的朱凤标行状,朱家溍先生撰写的介绍文章等。
本书选择余杭原县城(即老余杭镇)赵氏、严氏、鲍氏、董氏、邵氏、褚氏六个大家族中除邵氏家族外的其余五大家族事迹进行叙述。在五大家族中,赵氏家族比较特殊,除了赵汝谈、赵汝谠及赵昕、赵最等有谱系可考以外,其他人物大都是因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的缘故而临时寓居余杭的,因而这个家族的史料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比较松散。其他四个家
本书主要内容为戊戌变法、庚子之变、晚清新政时期严修所写日记。在这一时期,严修曾担任直隶学务处督办、学部侍郎等重要职务,是晚清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参与废科举、兴学校、制定国家教育宗旨、创建全国各级教育行政体系、开展女子教育等。除此之外,严修还积极推动民间办学,在家中开办严氏家塾、严氏女塾、蒙养院、保姆讲习所等,开创
作为国内著名的建筑“老四所”之一,天大建筑学院在88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创造了一大批重大的科研成果。本丛书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退休教师文集,旨在将前辈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结集成册。本卷为彭一刚先生文集,图书内容将包括彭先生的人物生平、学术论文、代表作品和教学经验等,另有崔愷、李兴刚、周
王希季,1921年7月生于昆明,云南大理人,白族,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空间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设计者,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飞船计划的重要主导者与设计者。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叶圣陶研究年刊》(2024年)由叶圣陶研究会编辑出版,精选了2023年至2024年间关于叶圣陶思想与实践研究的优秀文章。2024年是叶圣陶诞辰130周年,为此特设纪念叶圣陶诞辰130周年和回忆叶圣陶专栏以示纪念。其他栏目涵盖叶圣陶日记、研究综述、文学思想研究、教育思想研究、教科书研究等,多角度缅怀叶圣陶在教育、文学、
作为石刻里的广西丛书之一种,《历史名人卷》精选约四十种广西代表性石刻,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图文,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如马援、柳宗元、苏轼、狄青等,展现他们对广西的历史贡献与文化影响。书中结合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挖掘石刻背后的故事与人文精神、历史价值,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描写了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事业开拓者彭士禄惊险传奇的人生。彭士禄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幼年时他颠沛流离,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在穷苦老百姓的庇护和党组织的关怀下成长。他是红色家风的优秀传承者,是科学家精神的杰出践行人,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卧薪尝胆为
《传承者——宁波非遗传承人群像》是一本关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平的口述记录作品,它记载了十名非遗传承者的故事,由张落雁、蔡旭东负责采写。全书旨在采撷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古往今来的传承,呈现非凡的技艺。每一位人物对应一篇文章,配以精美的图片,全方位展示相应非遗项目的现状和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是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