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作者历年所写关于佛教文献研究的论文24篇。部分论文论述学术研究及其与学术资料的关系,提出“学术研究三要素”与“学术资料四原则”;部分论文论述敦煌遗书的性质及其与敦煌藏经洞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作者主张的“敦煌遗书废弃说”;部分论文结合实例,对写本学的建设及佛教文献鉴定等有关问题,介绍了作者的若干观点;书中还介绍了
本书为影印出版。原本《金陵毗卢寺印魁文祖法语》刻印于宣统年间,共收录印魁法师住持毗卢寺期间的124道法语,由其侍者清池法师记录,语录正文前有印魁法师木刻版画像一帧,以及祖印法师题写的“像赞”和隐峰法师撰写的《金陵毗卢文祖传》一篇。印魁文祖法语体现了印魁法师佛学造诣深厚,道风卓著,以及他深邃的佛教思想。是一本在一定程度上
本书由《中论五百偈简释》《肇论释义》两种著作组成,前者为印度大乘佛教最重要的论典之一,是大乘空宗的主要理论来源。后者为中国佛教祖师阐释空宗思想的重要成果,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经过王永元居士的深入释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大乘空宗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修学法门。
本书由四种著作构成,前三种是对天台宗祖师重要著作的现代诠释,对今天的读者理解天台宗教观双美的独特性具有指引意义。后一种是王永元对天台宗判教思想的领悟与阐发,曾在教内流通,在当代读者中有比较强烈的反响。
本书是对大乘佛教重要经典《楞伽经》的现代诠释,科判明晰,解释简明扼要,能够带领读者领略该经的核心义理和主旨大义。
本书收录佛教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法师的文章十几篇。出发点是由于现实佛法真实义趣、解脱进路常被遮蔽、淆乱,常被歪解、浅化,外道、邪法滋章,异人、邪师横行。编者欲正本清源、匡正解蔽,呈现佛教本原,促进重视实修,推动佛法有效因应时代、适应时代、引领时代,故办此辑刊,以正视听,引导个体务识本来面目,发扬正信正行正道正能量,促进人个
黄念祖(1913-1992),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居士林林长,中国佛学院常聘教授等职务。在净土宗上面卓有研究,赵朴初、梁漱溟曾为其著作题词推荐。本书收录了其《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白话解》《心声录》等所有著述以及部分墨宝。
章加若白多吉传
《解脱道论》是一部论述佛教理论与实践的论书。书中所建立的禅定理论和阐述的心理分析学说,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一本修习佛法的入门书,也是佛教理论的纲要性典籍。
《佛性论》以“佛性”为主体而广泛论议,几乎同时囊括了印度所传大乘佛教各宗精义,并加以附有新义的组织与阐释,自成系统。虽为不少学者视为如来藏系之论典,但也结合了般若中观与唯识学的义理来组织学说,因而此论具有广泛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