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时间顺序分为“酝酿”“筹建”“成立”“发展”“会员”5个篇章,以访谈、口述形式,从上海钻交所发展亲历者的视角,对钻交所从酝酿、成立到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对其改革发展经验加以总体性呈现,进而提炼这一创造了国际化和完整市场化的典型模式经验,突出上海钻石交易所在上海要素市场的创建中所具有的重要且独特的地位。
本书根据现有的相关经济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对地方债务风险管控机制的研究,构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具体涉及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机理、现状、评价体系及防控机制,用以指导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本书从理论上完善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加强地方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利于量化评价地方债务风险水平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发展环境、监管要求、业务发展、发展特色、社会责任、发展趋势等六个部分。
本书共11章,包括个人理财导论、货币的时间价值、家庭收支和债务管理、居住规划、保险规划、投资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养老规划等内容。
《中国金融学年鉴》旨在记录中国金融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艰辛探索和主要成就,展示金融学者如何围绕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入鉴即评价”,突出学术评价是金融学年鉴的一大特色。年鉴对于过去五年来中国金融学领域的发展成就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这包括着眼于总体把握的“新时代中国金融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数字经济发展概况、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税收挑战、应对数字经济的单边措施及其影响、OECD数字经济国际税改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数字经济国际税改多边方案的背后博弈、我国应对数字经济国际税改的原则和政策建议。
本书通过对房地产税改革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和实施策略探讨,对税制要素设计、税基评估、法理基础、重复征税、减免额度等房地产税推进过程中的多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对这些基本问题的阐释将有助于未来房地产税改革的推进。本书还将从居民综合影响、政府潜在财力和地方治理完善等角度,探讨如何结合当地特征进行不同的税制要素设计,使
本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数字消费金融的理论内涵、中国数字消费金融发展简史、数字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数字消费金融的模式与机理、数字消费金融与金融科技、数字消费金融与资本市场、数字消费金融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等。
本书内容包括:2005年:中国信用债元年、2006年:第一次直面信用债风险事件、2007年:波澜不惊的信用债、2008年:中期票据生逢其时、2009年:中期票据生逢其时、2010年:信用债的利率风险等。
本书为了汇集校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研究院搭建了开放的协同研究平台。自2015年起,结合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研究院自设课题的研究。自设课题由研究院专家团队和研究院学术委员提出建议、并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审定后对外发布、公开招标,支持校内外的优秀研究团队围绕研究院精心筛选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本期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