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八方面收录了刘邓大军在岳西的相关党史综述、文章和史料,反映了刘邓大军在岳西革命斗争的基本线索和整体面貌,展示了刘邓大军指战员身上体现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等精神风貌和承载的红色基因。
该项目以明清两代的山东海防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爬梳史料的基础上,对明清两代山东的海防地理形势、海防建设、海防思想、海防斗争、社会影响、特点与得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廓清了其发展脉络和历史面貌,揭示了某些规律性的内容,以期为当今的海洋事业提供有益启迪。
本书由“专家纵横谈”和“老战士访谈录”两个部分组成,以珍贵的历史影像和老战士口述实录,记录抗美援朝战争中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汇聚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汤蹈火、英勇作战的英雄群像。
军事历史学家大卫·格拉夫以中国古典文献和最新的学术成果为基础,生动叙述了从公元300年西晋解体到900年唐朝覆亡长达六百年的军事战争史,所涉及的战争既有政权冲突与更替,也有对外征伐和边境防卫,更有武装叛乱及镇压行动。他将战争置于更广泛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了中国中古时期军事制度、军事理念、武器战术的变革对王朝命运、社会秩序
本书研究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火炮(尤其复合炮、铁模炮,冲天炮、子母炮、抬炮、购买和仿制的洋炮)、火箭、弹药、炮架等类型,图文并茂,文理方法并用。利用了众多的中西原始文献,考察了国内百余个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调研了千余门古炮。按照弹道和弹药装填方式的不同,进行类型划分,并对形成“万国牌”的内外因做了辨析。炮型杂乱形不成团属
本书作者洪学智,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回顾伟大抗美援朝战争斗争的历史过程,揭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制胜机理,全书对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东北边防军组建集结、运动战阶段历次重大战役、停战谈判过程、阵地战阶段
《写给青少年的伟大的抗美援朝(全3册)》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让青少年铭记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而作。本套书从伟大的胜利英雄的故事为什么能赢三个维度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力求使青少年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全貌,熟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牢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
本书基于历史事实,主要记述了威海卫保卫战前后的相关情况。全书分黄海海战后海军战力的恢复情况、更换北洋海军总教习、丁汝昌放弃旅顺坚守威海卫、威海卫防务之争、撤换丁汝昌之议、基地外围战等几个方面,展现了战争的失败结局,并将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贯穿其中。作者以历史资料为本,梳理了事件前后的发展脉络,在种种文本的记载中,让我们看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是1934年秋至1938年春战斗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的若干支红军游击队的总称。本书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收集和整理了该游击队的有关历史资料。包括我方、敌方的历史文件,以及当事人、知情人的回忆口述资料,当年报纸刊物的报道、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遗址、遗迹介绍、照片等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区游击队,是1933年初至1937年12月活动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地区多支红军游击队的总称。本书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历史文献、回忆口述资料、当年报纸刊物报道、红军游击队活动遗址、遗迹等,第一次将红军滇黔桂边区游击队的历史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地加以呈现,具有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