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当代实践,学界当前的研究聚焦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金融资本运动规律的理论进展。相较于20世纪初列宁、希法亭等学者剖析的金融资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对金融资本呈现出新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围绕现代金融资本展开讨论,分析其在运动领域、积累方式、对经济周期和危机的影响等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板块中的知识点,选取百年党史中的著名故事、人物、事件、精神等,从党史角度拓展教学内容、方法和载体,将党的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实践创造与历史经验融入“马
本书以深入掌握《共产党宣言》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把钥匙,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介绍、《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以及对《共产党宣言》逐字逐句的解读等,为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讲授了一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共产党宣言》导读课程。
本书内容包括:剩余价值之化为利润及剩余价值率之化为利润率、利润之平均利润化、利润率下降倾向的法则、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利润之分为利息与企业利益。生息资本、利润之分为利息与企业利益。生息资本(续)、剩余利润之地租化、所得及其源泉。
本书是吉林大学张盾教授第二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他过去20余年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一个总结。作者将这些研究内容整理凝练成现在这样一个结构,包括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哲学基础”、“学术史渊源”、“经典问题”、“当代效应”和“中国式问题”等五大主题,编成五篇,期望以此展示出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一种总体性的理解。
本书精选了靳辉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等杂志发表的理论文章,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中发展与继承、列宁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怎样使用异化概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重温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哲学社会科
空间秩序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变量之一。资本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总是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其结果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
本书是马克思的一部早期文稿,也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起点上一部“种子式”的经典著作,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以人的解放为主题全景式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形象的最初蓝图。本书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进行了全面、深度的解读,着重阐明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
本书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地上发表的讲话,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本书为《政治哲学论丛》第4辑,主编为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主要介绍欧陆学者关于政治哲学相关主题的深度理论思考及其现实发展问题。分别从“商谈伦理和承认理论”“生命政治学的批判”“友爱的共同体”等三个部分来呈现欧陆政治哲学的不同流派思想,一方面还原欧陆政治哲学的初始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政治哲学的不同视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