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要求是:熟悉一个民族,联系一个地区,研究一个专题。多年来,作者一直是坚持着这三条要求从事人类学田野工作及民族学族别研究的。 这个集子就是按照这三条要求,分三个部分来编排的。 *部分:熟悉一个民族(哈尼族)。收录了论文14篇,为哈尼族研究论文,内容涉及哈尼族的
后藏拉堆绛昂仁文化史(藏文)
《腾冲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系列丛书·白族卷》运用人类学、艺术学的方法,个案访谈与参与观察结合,以轻学术的定位,满足大众阅读的需求,对腾冲白族的迁居历史与生活状况进行梳理,对腾冲白族口头文学、民间歌舞进行收集整理,对腾冲白族的精神信仰及追求进行研究。全书分为三个篇章:足迹、记忆、生活,辅以大量的影像记录,真实再现了腾冲白族的
本书是*本以裕固学为题的著作,收录了作者自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的13篇文章和一则政策建议。本书共分三编:裕固学学科构建裕固族文学、语言与文化和社区发展、地方知识与家乡人类学,展示了作者以人类学为基本视角,对裕固学学科构建的学术想象和具体论证,以及在与人类学相关的若干主题上的研究成果。
本书以拖雷家族为线索,讲述了蒙古帝国的汗位更替、王朝西征和元朝建立的历史。上册的故事从成吉思汗的立储问题开始写起。随着成吉思汗对蒙古传统的幼子守灶制度的摒弃,拖雷和他的子孙被排除在汗位继承人之外。可拖雷却有成王之功,终因功高盖主,被汗王毒杀。拖雷的子孙,在汗王的虎视眈眈下成长、壮大,向着汗位一步步逼近…&
对鄂温克族濒危或严重濒危的语言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搜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对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远古历史文化与文明、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研究均有深远而现实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同样,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东北亚诸民族、北极圈诸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为表彰一部分忠实作者为刊物作出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人类学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在国内人类学者中挑选出一些知名学者,资助他们出版人类学文集,并将这套丛书命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中国民族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是“名家文选”系列的第二部,收录了云南大学王文光教授的21篇文章,这些文童
近年来,我国民族学界发表了许多关于学科理论建设的文章。本书作者利用其中国古代史的专业知识,并根据我国南北学派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和探讨。利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来解释汉语古籍中的一些无法用汉语解释的神话传说。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学科都在总结成果,探求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方向。本书作者将其主要研究
鲜卑族源流
《森林帝国》是一部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富有创新性的学术专著。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议题,进而叙述森林文化载体满人及其先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即从先秦的肃慎,历经汉晋的挹娄、勿吉,唐代的渤海,宋代的金人,明清之际的后金,至满洲统一中国,建成强盛的清帝国。本书成功地回答了满洲人的清朝何以能够统一中国并维持二百六十八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