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俞绍宏教授主编《楚系简帛字形合编系列五种》之一,收录新蔡葛陵楚墓竹简与信阳长台关楚墓竹简两种出土于河南省的楚简数据。1994年,葛陵楚简出土于河南省新蔡葛陵故城楚墓。楚简竹质墨迹,以楚文字书写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赗书,数量达1500余枚。1956年,长台关楚简(又称信阳楚简)出土于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分为两组,第一
本书共分为九章:第1章是全书总体概述,说明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本书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界定了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效率和效率变革等概念,回顾演化经济理论、效率理论、组织变革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第3章在坚持本体论的基础上,考察了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文化产业效率变革演化机理
数字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其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均突破了传统模式,促使就业更加多样化,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不论社会如何演进,就业始终是世界关注的能够影响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关键问题,新兴产业的替代效应必然带来失业增加,同时新就业需求也应运而生,这一影响过程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再
本书为比较文学领域学术研究论文集,共收录文章30余篇,重点围绕文明互鉴与跨文化交流展开论述,涉及文化多样性、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中西对话、东方文学、跨文化交流中的变异研究,以及当下文明互鉴中的多民族交流、生态文明、智媒文化等重要前沿论域,研究对象涉及经典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流变、经典作品的多语种传播比较、传统技艺的传播更
本书结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和国际传播的未来规划,围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和留学生讲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全书分四章,第一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第二章“汉学家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第三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理论与实践”;第四章“同济智慧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17年10月,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召开的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合会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加大推进中国地方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并从2018年开始,组织编辑出版《地方学研究》辑刊,每年出版两辑,作为联席会的系列出版物,汇集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成果,打造“中国地方学”特色品牌。 本辑从地方
本书稿是按照中国非遗保护名录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民俗等项目标准要求把西吉县对应代表性项目归类入编。西吉有11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有7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有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级顺序把代表性项
本书是在2022年《世界科幻动态》内刊基础上形成的年度合集。《世界科幻动态》内刊创刊于2021年,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编,是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促进科幻国际交流的重要举措之一,主要分为各国巡礼、行业洞察、人物专访、期刊扫描、作品述评等栏目。本书作为年度期刊合集出版,聚焦2022年世界科幻态势,研判全球科幻行业发展趋势,为中
本书从寻美、聆听、赏味三个层面,以双手触碰的视野串起萧山人的视、听、味,探索流淌在感官里的民趣,让富含萧山文化与精神的非遗萤火在感官的记忆里重生。
本书共收集论文25篇,内容涉及民族学与人类学、区域文化、文化遗产、历史文博、文化旅游、新媒体文化传播、协同创新机制,共7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