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长篇散文。散文以张菊花的童年故事为主线,着重描写了张菊花所生活的时代——八十年代中期;着重描写了张菊花所生活的环境——位于小寨的四合院之家,着重描写了张菊花的好朋友张大荣,其中也着墨邻居及学校的故事。在这座四合院里,住着张菊花父亲的四个兄弟(永国、永泰、永民、永安)。张菊花三位伯伯的家庭成员和外嫁的小姑及学校
本书主要为陈从周先生1987年至1989年的散文和书信,是继《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之后的第四部随笔、小品文集。书法家王西野作序,苏局仙作题。书中所记随笔,从专业角度说园林,深情厚谊话昆曲,还有若干杂谈序作,既随心且真诚。日常普通的景、情、事,在他的笔下也是满含诗情画意,饶有滋味,大师儒雅之风跃然纸上。就如书中对
本书由数学家苏步青作题,文史学者冯其庸作序,书中收录陈从周20世纪80年代的游记、文化随笔以及园林论稿,其中园林之谈深入到美学之谈、文学之谈,从中可透视陈老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理解力及其人格魅力。同时包含许多纪念谈往的文章,涉及陈从周与梅兰芳、周叔弢、梁思成、苏步青等名人的往事,具有史料价值。本书文字清丽韵雅而又幽默风趣,
本书是已故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的第二部随笔著作,由古建筑学家陈植作序。本书主要收录陈从周1980—1985年的散文、讲稿、书信,所收篇目涉游记、考证、杂谈,既有南北风物、名景名园的通俗妙谈,又有古迹名作的严谨考证,均突出“景”与“游”二字。本书包含陈从周考察皖南、浙中等地的风景游记。名胜古迹、山水容姿,
开篇之作《说园》是陈从周所有著作中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作品,其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方面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本书谈景言情、论虚说实,对造园艺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写法又生动自然。从中得见艺术的匠思、文学的韵味、美学的深度、哲学的辩证观点。本书把中国园林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审美原则、
书是陈从周先生第一本随笔集,内容包含了他从1980年至1985年的讲稿、散文和其他作品。叶圣陶题书名,俞平伯作序。书中既有与文人艺匠的鱼雁往来、对故友的往昔追忆,同时也记录勘察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文字雅洁,朴实动人,引人回味当年。在本书中,不仅能感受到园林的清幽、古建的宏伟,更能品味到历来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定与传
本书从浩如烟海、多若繁星的历代作品中撷取其最为世人称道的爱国名篇佳作汇编成书,囊括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著名散文家的代表作。原版仅按时代之先后进行统编,此次再版对内容进行分类启导,既能从宏观上揭示全书之内涵,又能起到导读之作用,使成书更具可读性。
本书编入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黄土地情歌》《墙下短记》《我的梦想》《好运设计》《扶轮问路》《想念地坛》及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等。
本书是文学博士黄青绿根据自身援藏经历撰写的一部散文集。2017年至2019年,作者作为江苏省第八批援藏干部,在素有“日光城”美誉的拉萨任职拉萨二中校长。本书通过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作者援藏期间的经历与感悟,记载了西藏壮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淳朴善良的人民以及作者对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抒发一位普通
本书是太阳鸟文学年选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已连续出版27年的太阳鸟文学年选历经市场考验,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现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担任从书主编。本书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随笔作品中选取若干篇文章,并以“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作为主题,所选文章包括李敬泽的《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