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每种疾病的叙述,均以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和作者多年用药经验为依据,针对中成药应用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淆的概念及中成药不良反应等进行详说明,有利于促进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研究生规划教材”之一,系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研究生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本套教材围绕研究生学习和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等方面展开编写,旨在巩固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并进一步启发和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创新和深入研究能力。具有实用性强、内容灵活、案例与时俱进、拓
本书内容包括前言、目录、蒙文索引、中文索引、打丁名索引以及参考文献。这是反映二连浩特市药用植物资源的专著,为进一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二连浩特市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源,对科研、教学、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分膏方基础、膏方主治疾病分论、庞敏教授膏方医案荟萃三章,内容包括:膏方的源流、膏方的分类与组成、庞敏教授膏方的处方特点、膏方的制备、庞敏教授膏方的处方思路、膏方的特点等。
季德胜蛇药片从清康熙年间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享誉海内外的传世中成药,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药已经不再只是一种药物,已经变成一种传统文化。季德胜蛇药片是国家基本药物,也是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的必备用药。该药传承人在书中系统地整理、汇编了季德胜蛇药片的发展历程、配制方法、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等学术史料,
本教材系第5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国家和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上版教材基础进行全面修订,以期反映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本版教材强化教材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思想的根基,以最新课程要求为标准,增加部分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等内容;增编思政元素,完善二维码等数字内容,体现本学科
中药显微特征指数法是指利用中药显微特征指数或其与指标性成分等质量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中药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包括中药质量体系和中药性状学与辨状论质两章,中篇包括中药显微特征指数法和以牛蒡子为例中药显微特征指数法研究两章,下篇包括中药显微特征指数法在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质量的评价中应用两章。本
本书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围绕让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升级”的目标,结合理论与技术,阐释中药固体制剂产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本书首先介绍中药制剂设计理论,讨论如何基于中医思维设计现代中药制剂,又以中药固体制剂生产流程为纲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了其父李言闻《蕲艾传》中的四句话“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辑录者以蕲艾的生长情况、采摘情况、治病灸疾、防未病等为主题,辑录了历代医籍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补充了对蕲艾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全书逻辑清晰,内容全面,引据丰富,资料翔实,解读了蕲艾的前世今生,充分展现了蕲艾的药用价值和丰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中药炮制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现代中药饮片生产的管理规范、中药炮制对中药的影响、中药炮制技术的分类方法及常用辅料、中药采收与产地加工等内容。第二部分为中药炮制的生产技术,介绍了约30种炮制技术,100余种中药饮片的处方用名、来源、采收与产地加工、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