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民国时期银行年鉴资料汇编影印。是书汇编影印自1921年至1949年国内各种银行的年鉴,如1921至1922年出版的《银行年鉴》、1934年至1937年出版的《全国银行年鉴》、1947年出版的《中国县银行年鉴》等。民国时期政局动荡,经济亦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坎坷,是书内容较为完整,其出版对了解当时中国的银行业发展
本书根据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融风险管理原理和方法,全书分为三大篇。第1篇基本原理篇,主要介绍了金融风险形成的基本理论,根据金融风险管理流程,分别分析了金融风险识别与度量,解释了金融风险预警的基本思想。第2篇商业银行篇,在总体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原理基础上,对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信用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检查实用攻略(第二版)
本书构建模型,阐释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本书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不可能三角假说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和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利率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本书创造了新的四重奏框架,即一国在开放经济环境下面临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
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机制研究
本书涵盖了三大部分共11个国家(地区)的房地产税征收管理情况,具体为欧美主要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亚洲代表国家(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本书通过大量查阅以上各国(地区)在房地产税征管方面的全新外文资料和官方数据,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以上各国(地区)在房地产税的征收
《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财政政策调控效能与政策转型研究》将基于财政政策制度属性李嘉图与非李嘉图视角、财政支出与税收的结构性视角、地方与中央财政分权的结构性视角、直接与间接税制结构性视角、横向与纵向财政失衡结构性视角等,多维的结构性视角出发,考察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控效力,审视我国各类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以此甄别出适宜的财政
本书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尝试探索地方债务规模发展的规律性,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本书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需求结构的调整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提出了迫切要求,迫切需要探求解决地方财政约束和地方投资扩张之间矛盾的途径,实现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设立信托机构,不是因为信托的本源功能——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有了现实的社会需求,而是把它作为改革工具和融资工具来加以运用。《中国信托业转型升级创新研究/中铁信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丛书》是一部后映我国信托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成果的文集,由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供稿。该书分为理论篇、实务篇、展望
为加大人民币在东盟使用成果的宣传,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为人民币在东盟区域化发展提供观察窗口与对策调研载体,广西金融学会组织编写了《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2020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2020年)》主要回顾了2019年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取得的新进展,介绍了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相关政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