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作为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发端,在处理音乐、音乐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研究视角独特,从音乐学、政治学、教育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角度入手,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诸多政治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中探索音乐与政治相互作用的
《乐记》与中国音乐美学(经典今解丛书)
本书是一本为高校艺术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发展基础课教材。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理论基础篇,介绍音乐文学的特征、音乐文学作品的内容、音乐文学作品的形式等基础理论;中编为音乐文学的发展史论,梳理了狭义音乐文学(古诗歌词)以及广义音乐文学(戏剧唱词)的发展历程;下编为历代精品选作鉴赏分析,对我国历朝历代的音乐文学精品进行详细解
什么是民族音乐学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是美国诺顿出版公司于二十世纪后期策划的一套音乐史系列丛书,由六部专著组成,分别是《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二十世纪音乐》,由各个断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执笔,反映了当今音乐研究的新成果,堪称西方音乐断代史论的优秀文本。这本书对巴洛克时期西欧国家的音乐与
阿多诺除了是哲学家,也是音乐理论家,自幼弹奏并熟悉贝多芬作品。本书收录了阿多诺重要的、发人深省的贝多芬札记,构成了一本从哲学、社会学、美学、音乐学、文学等角度观照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阿多诺开创性地从黑格尔哲学角度谈论音乐学元理论问题,并奠定了后世晚期风格的理论基点。晚期贝多芬被定位为音乐中的黑格尔:一位早感受到启蒙现
贝尔格是20世纪杰出的表现主义作曲家,他的作品结合了浪漫主义音乐与无调性序列音乐的创作技法,可谓自由序列音乐的开创者。本文通过对贝尔格三部音乐作品的技术分析,揭示蕴含其中的“多重结构对位”现象,以求清晰、直观地对“多重结构”的复杂组织形态有较深入的感知。论述的主要路径是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层结构的梳理,到体结
系列丛书《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2)讲述了在不同时代下,陕北民歌背后蕴藏着的故事。他们是放羊汉、是黄河上的船夫、是走西口的脚夫、是食不果腹的乡民,有国家一级演员,有普通民工,有知名教授,也有乡野村夫。在文化产品多元化的今天,陕北民歌仍然牵动着诸多人的魂魄。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是著名歌星还是草根歌手,他们的职业不同,但
《音声内外的民族音乐学思考--实践篇》是民族音乐学家张伯瑜的学术论文集。这些文章基于个人的研究经验,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阐述个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选录的多篇论文,涉及了音乐与社会、中西音乐关系、传统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印度音乐的研究、中国锣鼓乐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学术研究领域的宽泛与学术视野的广博。之前已选
本书以1947年在原晋绥解放区文联音乐部工作的解放区音乐工作者亚欣等同志对山西五台山地区传统音乐收集、记录的原始素材为基础,编者于蓉与团队经过多年整理、归纳,精选五台山传统音乐中唱诵、吹腔207首,及完整的五台山“八大套”的全部曲牌。曲体结构完整,音乐语言明显而丰富,曲调进行多是回旋式的,主题突出而明快,增加了全曲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