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团队近几年在北极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技术、北极冰海气陆环境参数反演方法等方面的相关工作成果的集成凝练。全书共6章,包括北极地区概况和环境特点、北极地区的卫星数据接收与快速处理技术、北极海洋环境高时空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北极海冰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北极洋面上空大气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北极典型滨海湿地和海岸线变
本书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建局六十周年海洋站建设成果为主线,通过回顾海洋站从艰苦起步到蜕变飞跃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现海洋观测能力建设以及在海洋观测技术革新、应用拓展和服务升级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积极推动海洋观测成果在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同时,弘扬海洋观测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面对恶劣自
60年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在“以海兴国”“以海富国”“海洋强国”不同阶段发展目标下,始终干在实处、勇立潮头、大胆创新,从科考调查开始,逐步形成覆盖海洋领域各学科、各应用领域的科技创新格局,成为国家海洋领域学科最为完整、最具创新活力和动力的科技创新力量之一。本书总结了该局60年在海洋调查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各阶段取得
庙岛群岛纵列于渤海海峡之中,处于渤海和黄海交汇之界,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本书以图集的形式展示了2018—2022年庙岛群岛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书中图片均为各年度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要素的分布图,具体包括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海水环境要素分布图,重金属、硫化物、石油类、有机碳等沉积环境要素分布图,以及浮游动物、
本图集是关于黄海站和东海站的观测数据集第十二分册(总第十二卷,编号XII),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为一个年度周期浮标的数据累积成果。综合考虑数据的质量和区域代表性,本图集共选取了8套浮标的观测数据,主要观测项目包括海洋气象、水文、水质,各浮标情况介绍以及具体使用的观测设备和获取的观测参数
近年来,随着船只走航观测资料、全球浮标现场观测数据及卫星遥感探测数据的丰富,使得了解全球海洋过程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成为可能。但是,仅靠走航和浮标观测等手段取得大范围同步资料是异常困难的,而卫星遥感技术独具“全面、动态、快速和准确”的突出优势,这使得卫星遥感探测数据成为观测海洋过程的必要手段和驱动海洋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例
本书是一本融合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海事航保水文观测教材,全面介绍了水文领域的新设备与新技术,如雷达、声学水位计、智能数据终端、北斗通信技术,以及潮汐预报数学模型和深度基准面模型。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包括了技术设备和数据处理的实操指导。全书共分10章,包括绪论、潮汐基础知识、潮汐观测、潮汐分析和预备、深度基准
本书以现代海洋科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考察国内外海洋探测领域的研究成果,着手从世界各地海洋科考和海洋开发活动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细加考辨,取精用宏,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抽绎出典型材料,同时博览与之相关的论著,精心设计出反映海洋探测研究信息的全书框架。本书分析了国内外在海洋气候变化影响及其观测预报、海洋地质地貌探测
海洋磁力测量是海洋工程测量和军事海道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获取海域地磁场参数及其分布特征,它与海洋水深测量和海洋重力测量共同组成了当前海道测量的三大研究和发展热点。地磁场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场,海洋磁力测量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海洋区域地磁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解释和应用海洋磁力提供基础信
该图集是关于黄海站和东海站的观测数据集第十一分册(总第十一卷),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为一个年度周期浮标的数据累积成果。综合考虑数据的质量和区域代表性,图集共选取了7套浮标的观测数据,主要观测项目包括海洋气象、水文、水质,特别要提的是,2020年台站浮标数据接收岸站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