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2007年以后临淄齐故城新出土和新收集的保存状况较好且有代表性的镜范、临淄地区出土的部分西汉铜镜等,逐件进行3D扫描和精细的考古学观察、测量、摄影和记录,同时将临淄出土的镜范与铜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着眼于汉代临淄铜镜制作加工技术、生产、流通和社会应用等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临淄
本书详细描述了中国笺纸的发展历史和类别,包括纸的历史、笺纸历史、笺纸类型、笺纸集萃四个部分,分别阐述了西汉麻纸、东汉蔡侯纸和左伯纸、晋代藤纸、隋唐楮皮纸、唐代宣纸、唐代硬黄纸和硬白纸、五代澄心堂纸、清代开化纸、南朝花笺、隋唐蜀笺、宋元花笺、明清简谱、现代笺谱、染色笺、栏格笺、纹饰笺、博物笺、诗画笺、手绘笺、四君子笺、花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本卷以方介堪的文物事业为主体,主要涉及1950—1966年之间方介堪的文物事业,涉及该时间段的机构建制、日常工作、文物征集、考古抢救、展览宣传、田野文物保护、“献宝”,以及对买地券、“缥瓷”、《藏石考》的研究,可见一个经历过旧社会,奉献在红旗下的艺术家、文物工作者顺应时代潮流,为新中国初期的文物工作劈荆斩棘、开创事业的
本书内容包括:西周晚至春秋早过渡期以及春秋中期的纹饰特征、春秋晚期的纹饰区系类型特征、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纹饰演绎等。
《中国文物志》是国家文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文物志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真实、全面、准确记述中国文物资源状况、文物管理科学化进程和文物事业重大成果,反映百年文物事业发展历程。 其中《文献辑存》为印证正编
《元大都》考古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徐苹芳先生主编,全书共九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四章,收录了1964年至1974年元大都考古发掘资料(包括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城垣、街道和河湖遗迹,第三章城门和涵洞建筑,第四章居住遗址的考古发掘);下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