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华夏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始终一脉相承。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形地势,遗存的古代文物,无论是地下还是地面,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毫无疑问,山西是全国省份中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基因库之一。清华大学与山西省自2016年双方签订省校战略合作协议以
本书展出了部分中国古代玉器,是一个很好的展览,其中很多作品是一般玉器展览中不可多见的艺术珍品,是能够代表时代玉器特征的典型作品。展览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展品的珍希性,可供观赏、研究。画册共展品特点分为龙飞凤舞、瑞兽灵禽、家豢天养、嘉木良卉和时蔬佳果5个篇章。
本书为《瓜饭楼外集》第6卷,收录了冯其庸先生的100多件明代青花瓷藏品。冯先生的青花瓷藏品主要来自于三峡地区的明代民窑。民间青花瓷比起官窑来说虽然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显低,但更能反映社会历史的普遍状况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收藏民窑瓷体现了冯先生很好的学术视野和人文关怀。相对来说明代民窑青花瓷也是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而本书所收
本书为《瓜饭楼外集》第7卷,收录了冯其庸先生收藏的37件紫砂壶,多为名家所制。如曼生壶为紫砂壶史上的著名壶器,极具收藏价值。书中不仅展示了许多名家名壶,还记录了宜兴陶艺世家顾景舟、高海庚、周桂珍、高振宇、徐秀棠、徐徐等人的生平以及与作者的交谊。读者可了解紫砂壶艺术的发展过程、紫砂壶的工艺特点,提升鉴赏能力。 本书主体为
山东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本书是《西安碑林全集》的《墓志卷》,由拓片照片及照片说明文字组成,图文并茂,收录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北魏至民国墓志1700余种,2500余张图片,包含有于右任先生所珍藏,后捐给碑林的“鸳鸯七志斋藏石”。尤其是所藏隋唐时期墓志规格高、形制大、书法精湛、文辞优美,兼具历史、文学、书法艺术等多方面价值。墓志内容主要记录死者的姓
本书是《西安碑林全集》的《碑刻碑帖卷》,由拓片照片及照片说明文字组成,图文并茂,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秦汉至民国碑石刻帖类拓片(含碑阴及碑侧)汇总,共1500余张,包含了历代名碑,如秦《峄山刻石》、汉《曹全碑》、前秦《广武将军碑》,以及唐宋时期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欧阳通、张旭、怀素、米芾、黄庭坚、苏东
本书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的原大高清彩色图录。本书的出版旨在将这批珍贵的文献化身千百,服务更多的研究者和读者。本书为第三十册,BD00429-BD00448。
本书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的原大高清彩色图录。本书的出版旨在将这批珍贵的文献化身千百,服务更多的研究者和读者。本书为第二十八册,BD00403-BD00416。
本书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的原大高清彩色图录。本书的出版旨在将这批珍贵的文献化身千百,服务更多的研究者和读者。本书为第二十七册,BD00381-BD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