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档案》是“十三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本套丛书总共有5册,本册《城门的增辟与建设》是其中的一本。南京市档案馆收藏有大量明清、民国有关城墙的档案史料,本册图书主要拣选了其中有关于城门的增辟与建设的内容,比如介绍民国时期新增辟的诸多城门、政府各个机构对城门开辟的指令、市政报告中关于新增城门的命名、城门建设
全书由三十四篇游记组成,附名人诗一百六十一首。此书将当时济南的风景名胜逐一考察后如实著录。记述以泉、湖、山等为主要内容,兼及中山公园、民政厅花园、省立民众教育馆、省图书馆、闵子祠、小清河等。关于泉水的描写,有《济南七十二泉记》,以及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古金虎泉、琵琶泉、玛瑙泉、南珍珠泉、任泉等的游记十篇。
佛教造像是五台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五台山历史遗存实际,本书所收录“塑像”,主要指包括泥质彩绘及木雕、石雕、夹苎等其它材质在内的三维寺院造像。本书分:唐宋金元卷、明清民国卷两册,共收录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五台山有代表性及重要遗产价值的塑像图1140幅左右,所汇存塑像每尊像除有其正面高清图外,一部分塑
《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共同编纂。该书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数万件涉及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历史的珍贵档案中,甄选档案400余组进行深入解读,梳理重要历史节点和相关史实,配以相关舆图、文物、历史图
从清末改理藩院为理藩部,民国伊始成立蒙藏事务局,再到后来的蒙藏委员会,清政府及民国党政机关设立了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相应机构。对边疆地区施政,既有省制区划的调整,又有民族上层人士利用。较有特色的是着眼于培养人才的边疆教育、了解边情的边疆调查以及边疆政策制订等等,这些在巩固中国边疆过程中留下深远影响。 近年来民国边疆施政
本书采用志记、述、表、录、图等题材,记录鄂城区境的地名地情。内容包括:总编、城镇街巷、交通运输水电设施、自然地理实体、名胜古迹纪念地、专业部门、地域特色品牌、地名艺文、地名管理等。
中国古史研究,源远流长,其中地理是研究中重要部分之一。地理考据盛于清而肇于宋,清儒重考据之用,故各式考略、补释,屡见不鲜。清朝舆地之学,发展已臻古代舆地学之盛,当无疑议:清朝地理学典籍,无论研究思路、方法,或纯论地理思想,均对古代地理学有继承、发展之功。有清一代学人,既以释地、考订、纪实之作,大量增补正史阙略之地理志书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约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以纪年为经,以朝代为纬,考订了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至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共计306年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时期的舆地沿革。全书广征博引,钩稽毫发,穷极幼眇,可称杰构,是一部颇为实用的历史地理工具书。该
《南京城墙档案》是“十三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本套丛书总共有4册,本册《城墙的修缮与堵塞》是其中的一本。本册图书主要拣选了其中有关于城墙的修缮与堵塞的内容,主要分四个时段的内容,分别是1930年以前国民政府市工务局关于拆除旧王府城墙的布告、拆除太平门至神策门一段城墙的情况,1931年-1933年修缮水西门和其
本书为“侵华日军暴行史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主要介绍了在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过程中,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破坏,其中又重点介绍了汪伪统治区的教育情况。本书共有七章,分别是“日军侵华及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破坏”“日伪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留日教育”“中国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本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