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 黄道周邃于易学,又有孝经集传等书,并皆深造能自树立,此
本书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宁夏省政府公报》《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工作报告》《宁夏省政府行政计划》等宁夏省政治公报类的文献一百余期,时间跨度为一九三〇年至一九四九年。这批文献较为全面的揭示了民国时期宁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面貌,也对研究马氏家族统治宁夏的政策、方针、措施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本书为明嘉靖年间福建御史李元阳等所刻《十三经注疏》的影印著作。“十三经”经、注、疏、释文合刻起源于南宋建阳书坊。元泰定(1324-1327)前后,宋刻附释文的注疏本被翻刻行世,形成了元刻十行本。嘉靖十五年至十八年间(1536-1539),李元阳、江以达等人根据元刻十行本刊成《十三经注疏》,人称“李元阳本”“嘉靖本”或“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套装共24册)/哈佛燕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精选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史部珍本文献26种,均为海内外罕见、公私藏目罕见著录者。所收文献明刻本2种,清刻本8种,稿抄本16种。内容上既包括传统的史部文献,如《朱简斋公奏议》《崇祀名宦录》、稿本《中兴将帅别传》等,还有档案类文献,包括契约文书、公牍、
古籍影印。本书所收皆为淮安地方人士文献著作。冒广生编。本书原为淮上段朝端所辑。段氏搜辑其乡贤先辈著述,校勘异同,详加考证,用力颇多。后冒广生官淮上时,始刻成此书。所收自汉枚乘至端朝端,共23种、63卷。其中汉代2种,唐代1种,宋代4种,元代1种,明代1种,清代10种,以及段朝端所著4种。有民国十年如皋冒氏刻本,本次据此
本书主要选编民国时期(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出版的国学类史料性文献,所收图书均为中文出版物。举凡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类基本典籍,凡属原创性、经典性或工具性的文献皆尽力搜集。本册为第三辑。
十三经读本:全31册
《宝颜堂秘笈》,明代学者陈继儒所主持编纂的大型丛书,明代著名丛书之一。宝颜堂,陈继儒书斋,因藏有唐人颜真卿《朱巨川告身》墨迹而得名。顾名思义,《宝颜堂秘笈》所指的当是宝颜堂所藏的珍秘书籍。《宝颜堂秘笈》主要收唐、宋、元、明书籍二百二十余种,分为正、续、广、普、汇、眉公杂著六集,所收书籍多掌故、琐言、艺术、谱录等,其中多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汉籍文献汇刊》*次对日本藏有关巴蜀内容的珍稀汉籍进行整理,是日藏中国汉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海外藏中国汉籍文献以区域爲单位进行整理出版的首部成果。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这部分汉籍,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史学、文学、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巴蜀地区的历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汉籍文献汇刊》*次对日本藏有关巴蜀内容的珍稀汉籍进行整理,是日藏中国汉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海外藏中国汉籍文献以区域爲单位进行整理出版的首部成果。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这部分汉籍,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史学、文学、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巴蜀地区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