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金陵全书》档案类《民国首都市政公报》系列进行修订,由民国南京市政府公报索引和南京市政公报组成,民国时期的首都政府出市政公报共计403期,主要内容有插图、贺词、国民政府及南京市政府主要领导人演讲稿,历任市长在总理诞辰日和纪念周上的演讲稿、言论、宣言等。
“状元”本是俗称,这一称谓早在唐代便已产生,自明代始成为定制。状元作为科举时代的明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到了明代,状元更为世人瞩目。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研究状元的专书,如《皇明历科状元录》、《状元图考》等。另外,在明清时期的历史、方志、笔记、别集等文献中,也保存了大量有关明代状元的史料。本书将上述史料分门别
《江宁府重修普育四堂志》有光绪十二年刻本与民国十五年普育堂重印本。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有光绪十二年刻本。民国十二年,该堂由官营改归绅办,推江宁人顾花巖为堂长。在顾花巖及襄办堂务的李希伯等人推动下,于民国十五年将同治、光绪年间刊刻的两部志书分别重印。其中《江宁府重修普育四堂志》增加了顾花巖所撰序文及李希伯撰重印附识。《
本书为《金陵全书·南京市政公报》的索引,分上下两册,按原书的栏目将条目一一分类,内容涉及重要会议、公文、官员任免、财政、道路建设、市政管理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民国南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一部工具书。
《南京刑部志》记载了南京刑部之沿革、运作、人事、典故、事迹等,志中收录的司法榜文条例等,展现了明初中期统治的诸多细节,关于南京刑部相关规制、职掌等记载,亦为学者研究明朝两都制度提供了大量资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交战时宜预筹保护人命、译西报述考试医学事书后、颁给凭据、述台湾打狗慕德医院办理原由、述台湾打狗慕德医院学生考试情形等。
多卷本《中国通史》,共12卷22册,总篇幅约1400万字,由已故历史学家白寿彝总主编,有22位分卷主编、近500人参与撰写,是迄今参与编纂人数多、规模*的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高水平和集体智慧。《中国通史》具有鲜明的理论体系,创造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资料续编
江西省政府公报:1927—1948
本书为《中国科举文化通志》之一种,以编年的形式展现“明代科举与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包含一下内容:重要科举法规,对科举有显著影响的奏疏、会议、人物言论等,科举人物、科举教育、科举文风及相关文件,科举风俗及相关创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