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家族记载的家谱,曾在宗法制度、官僚铨选、婚姻制度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这使家谱脱离了其原始意义,而成为一种影响甚广、意义甚大的身份证明。通过家谱研究,为今后满足海内外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国家图书馆藏本。清刘坤一编。是书录同官之人官第、字号、籍贯、生年、履历,并录其曾祖、祖父、父、伯、叔、兄、弟、子、侄之名。书签题“光绪丁西年(二十三年)刊”,书名页题“光绪二十四年成成二月两江总督新宁刘坤一撰”,是其书开雕于光绪二十三年,完成于光绪二十四年。
本书题为“浙江清官廉吏传”,内容要点一是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有关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对浙江历史上的清廉文化与清官廉吏的廉政事迹与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梳理,以纪传体的方式叙述了浙江省十个地级市的廉政史;二是通过浙江传统廉政文化与浙江历史上清官廉吏的细致研究,将浙江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经验与我省现阶段清廉文化建设
本书底本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听涛山房序刊《历代名贤列女氏姓谱》,一百五十七卷,清萧智汉纂辑,为我国明清时期姓氏族谱之学的集大成著述,同时亦为历史上少见的涉及女性事迹的姓谱之书。全书取材于传世文献,共计收录3435个姓氏,含复姓及三字、四字姓1141个;全书仿前代总谱之书,以韵部编排,先叙述诸姓氏起源、地望所在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汇编。选取了天津近代历史上557位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收录人物的客观标准,组织多位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以传略的形式撰写他们在近代天津的历史作为。其所涉及近代人物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天津近代史研究领域尚属首次,并具有一定的权威
宗谱记录了一个宗族世代相传的谱 系和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以宗族为单位的档案文献,起着方志、国史无法替代的作用。九支卢的始祖是越国公卢琰,他原是后周大将,为人忠义,在宋朝立国之初,冒着风险抱养了后周恭帝柴世训的儿子柴熙诲。为避免宋朝追杀柴熙诲,卢琰就将熙诲认作自己第九个儿子,更名卢璇。卢璇一族繁衍到后代,分化
本书稿收录私人藏书楼墨笺楼收藏的近代以来各领域名人信札四百余通。以晚清民国信札为主,兼及新中国成立后至1973年以前信札。涉及近代以来各个领域人物,著名政治人物诸如端方、李鸿章、段祺瑞、段芝贵等,著名文化教育界人物诸如丁福保、傅增湘、老舍、董作宾等。该批文献不仅稀见,而且内容丰富,可作为第一手文献,为中国近现代史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