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文献丛刊》共分四辑,六十册,收录了一九二二年至一九四九年的图书馆学资料,内容包括图书馆的概况、报告、一览表、指南、会议纪要等一手文献,以及图书馆学、目录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第一辑和第二辑为历史资料卷,共十九册,记录了当时北京、上海、江苏、广州、广东、河北、浙江、山东、宁夏等多省市的图书馆数据,为图书馆
20世纪初,出于对华文化渗透、侵略之需要,日本外务省制定了严密的调查中国报刊的制度。日本在华使馆、领事馆从1909年开始每年向外务省报告当地的报刊、通讯社状况,一直持续到1937年。 本书即根据1909年至1937年间日本驻华外交机构对驻地等进行的一年一度的调查所撰写的报告翻译、校勘而成。全书分定期调查报告、调查杂录
百年名校粤东中学文化底蕴深厚,自1913年建校以来,即推行“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校训。从粤东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著名音乐家黄立飞、司徒汉,核电专家李维音、麦豪初,建筑工程专家刘家仲、梁少强,摄影家简庆福,画家梁明清、杜建国,科技英语专家卢思源,俄语教育专家郑禄、高维彝,等等。上海市虹口区档案局挖掘整理粤东中学的档
本书是清代目录学家姚振宗的著作整理本,收录了《七略别录》《七略佚文》《汉书艺文志条理》《汉书艺文志拾补》《后汉艺文志》《三国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考证》《师石山房书目》《百宋一廛书录》等著作。
邰爽秋,江苏东台人,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本书是对邰爽秋生平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性整理,包括邰爽秋一生所撰写和编著的各种文稿,包括论文、演讲稿、书信、序跋、题词、实验计划、调查报告、建议、总结、诗词、自传、译著等。此次文集整理改善了邰爽秋著作分散、查阅使用困难的局面,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全面介绍其教育思想及
钱穆作品集(典藏本)第一辑
本书主要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阅读推广的概念、框架、原则和阅读推广的发展历史;第二章介绍阅读推广的主体,包括图书馆、出版发行机构、民间阅读机构、教育机构等;第三章介绍阅读推广的服务对象,阐述读者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相关理论,以及了解读者的常用方法;第四章介绍如何认识和了解读物,包括读物的类型和特点;第五章介绍书目推荐的理论
江门市新会区景堂图书馆保存民国馆史档案凡7015件,其中单据5905件。本书拟收录1924年8月至1949年间景堂图书馆职员表、组织系统表、预算表、馆历、各月事务状况、各月借书人数及次数统计表、儿童读物展览会报告书、年度报告等资料。记录了景堂图书馆民国时期所有业务,特别是抗战期间乡下办馆、图书资料转移以及抗战胜利后恢复
本书设学校概况、特载、组织机构建设、教学院系情况、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科与专业设置、教学工作、招生就业工作、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多校区办学等20个类目。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数学》收录了19011911年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55种,中学数学教科书96种,涉及算术、珠算、代数、几何、三角等,反映了中国近代数学普及教育初创时期,国人从自编、引进翻译、融汇中西创编我国新教科书的过程。其中收录了一批罕见存世的早期教科书,如由南洋公学师范院于光绪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