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云冈的黑白画册,分为上、下两册,从四千余幅大画幅作品中以艺术鉴赏与文物甄别的角度精选了200余张,内容涵盖了云冈的主要石窟,有全景照、有局部照,有细节照,角度各不相同,从中可以窥见一个真实、质朴、细节丰富的云冈的黑白世界。书稿的开篇用三篇文章,从文化、学术、历史、石窟、艺术的角度全面、精准、专业地介绍了云冈。
本书用“知篇”“行篇”“道篇”三个篇章,梳理并展示敦煌遗书中的宗教经卷、经史子集、启蒙读本、书仪格式、语言音韵等各种写本,并适时地分别讨论若干可供读者思辨的小话题。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本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的第二册(宋元分册),精选收录宋、辽、西夏、金、元传世与考古发掘瓷器共计228件(套),在国家博物馆丰富馆藏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兼顾时代和地域,所选器物窑口覆盖全面,造型优美别致。本卷分为这一时期瓷器概述、文物图版说明及附录研究文章两篇三个部分。文物按照窑系和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将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由英方提供全部黑白缩微胶卷,上海古籍出版社负责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图版的制作;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