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江南旧志图谱的首次汇编整理,从江南地区历代方志中精选珍贵图谱,以苏州地区为重点,涵盖八府一州,包括苏州境域图、嘉兴境域、湖州境域图等,一函四册,线装。所收图谱均按照年代编排,每幅图都有图注。本书的出版对于江南文化品牌的建设,以及长三角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史志研究室组织的太谷旧志影印出版项目的成果之一。将上海图书馆馆藏善本乾隆六十年版《太谷县志》原样影印,集中展现了这一珍贵版本的历史风貌。此次影印,原样再现了该版本的历史历史信息。该志上承明万历《太谷县志》、清乾隆四年《太谷县志》、乾隆三十年《太谷县志》,下启清咸丰《太谷县志》、光绪《太谷县志》及
本书汇编清代、民国时期金石著作《长安县志》《咸寕县志》等十六种方志中有关金石之内容,希冀为长安学、地方史、学术史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资料,以促进学术研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本书据日本藏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影印,该《史记》为现存最早三家注本,是一百三十卷全本。《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后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著作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
《资治通鉴》是我国宋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294卷,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资治通鉴》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本书为中国史学会主持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第五种(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排序应为第八种),由著名历史学家邵循正等学者编纂,是有关中日甲午战争基本之文献资料的汇编。本编《中日战争》卷,共7册,初版于1957年,即甲午中日战争。共收辑中文资料69种,日文资料10种,其他外文资料11种。本编,除开头综述篇外,其他均按时间
本书为浙江湖州织里镇的首部通志,上限自事物发端,下限至2019年底。用章节条目体结构,章节框架下按条目记述。由概述、大事记、专志和丛录组成,辅以图表。大事记以编年为主,辅以记事本末体。专志按事物性质设卷,卷下设章、节、目,条目展开记述。全志共分九卷(三册),约180万。依据历代湖州府志、乌程县志,清同治《晟舍镇志》等旧
本书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档案馆组织的乡宁县旧志影印出版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将乡宁县档案馆馆藏善本清康熙《乡宁县志》、乾隆《乡宁县志》、光绪《乡宁县志》原样影印,集中展现了这批珍稀版本的历史风貌。该书为乡宁县存世清代县志的全部内容,延续了乡宁县修志的历史传统,是一部颇具版本资料价值的乡宁地方历史文献珍本。该书的出版使存世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记录了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宏大历史,并以史料分析帝王人臣的品德善恶,治国理政的政策得失,总结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被视为古代君臣士人的治世教科书,历代学者如王应麟、胡三省、顾炎武、王夫之、梁启超等,都对《通鉴》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作者为掌故大家,从清人以及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明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92类,13500余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