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龙门石窟考古报告系列,书中全面、客观、科学、系统地记录了龙门东山万佛沟石窟寺的各类遗迹,揭示了该区域窟龛及造像的营建多在武周至唐玄宗时期,个别至唐德宗贞元年间,此后的唐宋之间陆续有官宦文人的观游活动并刊刻文字记录,这一区域的窟龛造像,在规划选址、崖面分布、形制功能、布局组合及造像题材等方面具有其鲜明特征和独特之处
《历代金石文献集成》(第一辑)影印出版宋以后金石类著作73部,锁线精装共99册,共计29410页。古代金石学所产出的金石典籍,记载保留了大量金石文献、金石器物图形和古代学者研究金石的各种丰硕成果。金石典籍的价值非常广泛,除上述言及的古代学者利用金石证经补史、考究古文字的作用外,在当代文化视野下,金石典籍还具有考古学、文
本书内容包括:安岳石窟概述、毗卢洞摩崖造像、华严洞摩崖造像、卧佛院摩崖造像、玄妙观摩崖造像、千佛寨摩崖造像、圆觉洞摩崖造像等。
《殷墟甲骨文辞类编》(全十册)是一部汇集并释读全部已经著录的殷墟甲骨文文辞,按字头编排,以原文与释文相对照的方式编纂的全新大型文本引得类工具书。全书共分十册,正文分编为九册,附录与索引编为一册。正文囊括《甲骨文合集》出版以来的37种殷墟甲骨文著录材料与5种缀合材料,参考了近百年来甲骨文研究的字表类成果,在必要的剔重、合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第一部,不但把仅存的3000多个实用单字复活到8200多个单字,囊括了《新华字典》的所有文字,同时并重新考证8200多个单字的演变轨迹和源头,挑战千年隶书源于小篆的定论。提出一个源头两条脉络,西周金文为源头,篆书和隶书分别是金文的两条脉络,两个流向,最终变为两种书法体系。《中国简
《長安學研究文献匯刊.考古編.金石卷.第十八輯》匯編清代金石著作《金石萃編》(卷一至卷四十),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及社會文化的發展。
本书为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精品大系新增分卷,收录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古代各朝,特别是清朝宫廷制造与收藏的,各类金属类文物200余件,包括金、银、铜、锡等材质,年代自商周到明清,以清朝本朝制造的金属器物居多,展现了沈阳故宫博物院对于此类文物的储量,更反映出数千年中国人的集体智慧与创造力。
宿白集(六种七册) 白沙宋墓 中国石窟寺研究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 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 宿白讲稿(上) 汉文佛籍目录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 宿白讲稿(下) 中国古建筑考古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 宿白(19222018
本书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自汉代迄今的瓦、印、令牌、木匾、刻石、碑铭等资料共一百八十种。所收资料,一般均按镌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