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安徽省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该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21945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几千年来,历代巴蜀学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后人不仅对此进行系统搜集和整理,而且还将他们的著作编成目录加以著录,从中全面反映历代巴蜀学人的著述及其存佚等情况。早在明代,著名学者曹学佺即在《蜀中广记》中编有《蜀著作目录》,这是巴蜀最早的专门有关本地学人的著作目录,自此以后,有关巴蜀著作目录高达二十余种,还不包括巴蜀地方志
域外汉籍的研究是近年学术热点,现有必要整理域外汉籍的相关书目,方便学者研究使用。本辑收录《东方文化研究所汉籍分类目録》(附《书名通检》《人名通检》)、《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汉籍简目》与《尊经阁文库汉籍分类目録》三种。东方文化学院,1928年10月成立,属外务省,于东京、京都分设两研究所,以“研究及普及‘支那’文化”爲
本书收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与《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两种。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41年,最初专门研究中国的地方志和民俗,后扩大成研究亚洲各国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有汉籍17.7万余册,其中多为古珍本和善本。静嘉堂文库,是日本收藏日文古籍的专门图书馆。中国清末藏书家陆心源去世后,其皕宋楼所藏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彝文珍稀善本集成”丛书是对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彝族文献进行整理,选取其中内容比较独特的卷本,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进行高保真扫描后影印,尽可能的还原古籍本色。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这些珍贵的彝族文献记载了我国彝族古代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
《辽夏金元著述总目(套装1-5册)》共收录辽、西夏、金、元时期可考及佚名作者七千八百余人,着述一万七千余条。其间参考了迄今为止所能查询到的几乎所有相关文献,凡记载中符合着录条件者均据立目,但旧目着录经考证系误题者则径自弃之。凡可考作者咸于第1条后附以小传,简介其字号、籍贯、生卒、仕履等,所用材料皆源于《志》《传》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