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图录题解,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出版机构为应对反动当局查禁而秘密出版的伪装本革命文献,也介绍了少量清末民初革命党人出版的伪装本。全书分3章。第一章介绍伪装本革命文献的定义、类别、伪装艺术、价值、保存现状、学界研究情况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家图书馆藏100多种伪装本革命文献,考察版本
中国邮票自1878年问世以来,发行的种类数以万计,喜爱集邮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虽然燕肥环瘦,各有所爱,但其中有一个品种却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集邮人梦寐以求的对象,百余年来更是传奇不断,被公认为“华邮之王”,它就是大清邮政1897年发行的《红印花小一元》邮票。中外集邮人对它的研究旷日持久,相关的文章车载斗量,被誉为集邮界的“
《亚洲学术杂志》,英文名为“TheJournalofTheAsiaticLearningSociety”,1921年8月创刊于上海,由孙德谦负责编辑,上海亚洲学术研究会印行,该刊作为学术类刊物,所刊文章在文体上多为研究论文,具体包括“论说”“专著”“文苑”“本会纪事”和“译稿”等栏目,《亚洲学术杂志》作为亚洲学术研究会
《天津商报画刊》于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创刊,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30年7月6日)名《天津商报图画周刊》,第1卷第13期(1930年)改名《天津商报图画半周刊》,第2卷第31期(1931年)改名为《天津商报画刊》,第18卷第27期(1936年)又改名为《天津商报每日画刊》,到第23卷第7期复改回《天津商报画刊》
近代中国报纸产生以来,副刊作为报纸的“另一半”(相对于报纸新闻或新闻版面而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大众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在五四运动后,副刊在内容和形式上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类型众多、数量庞大的副刊,是研究近代中国的重要文献,然而因资料搜集的难度较大,长期缺少系统的整理。《
本书分五大部分,分别介绍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又称冬宫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成立与发展的传奇故事、收藏的历史沿革、建筑的风格特色等等。另外,根据不同的博物馆偏重和藏品,作者还会以艺术流派、时代风格、地域特色等不同的主题与藏品对照,同时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艺术知识。
本书是一部专题整理汇辑明清有关宁夏的谕旨、朱批奏折等文书档案史料的汇编专辑,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朔方文库》编纂”阶段性成果。主要从《明实录》《清实录》《康熙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明清宫藏地震档案》等出版物中辑录与宁夏政治、社会、历史、地理
《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它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并一直持续至1947年2月28日。本书在收集《新华日报》1938—1947年各种版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最新数字技术,原汁原味
本书收录以纪实性和新闻类图像为主要内容的画报,重点遴选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内容与时代及民众生活密切结合的刊物,如《图画世界》《田家画报》《字林西报·星期新闻增刊》《东方画刊》《支前画报》等,力求客观、全面呈现当时的新闻出版物各种样态。汇编所收资料是研究近现代图像新闻史的一手资料,也是研究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视觉档案,其中
《古籍保护研究》集刊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旨在推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古籍保护工作者搭建一个古籍保护工作与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广泛宣传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先进工作经验,及时发表古籍保护研究成果,推进古籍保护工作与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本集刊刊期半年,现已出版至第十辑。前十辑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自第十一辑起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