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文献通考》是《文献通考》的续作,反映辽、金、元、明史实的典制性文献。清乾隆时奉敕续编。张廷玉招南等纂修。有清武英殿本、光绪间浙江书局本、《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刻附索引本。本书纂次虽基本沿袭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但勤于编订,对四库馆辑访遗文也悉加采录。对诸考事迹先引正史参以说部杂编,并广采议论,辅以史评。若事有异
《清朝通典》原名《皇朝通典》。典章制度史著作。-百卷。因承袭唐杜佑《通典》体例,故用此名。由乾隆朝三通馆(通考、通志、通典)总裁、大学士嵇璜、经筵讲官吏部尚书管理国子监事务刘墉、兵部尚书王杰户部尚书曹文植,三通馆总理仪亲王永璇、大学士庆桂、戴衢亨,户部左侍郎英和、右侍郎陈希曾共同主持,参与编纂的有侍讲学士曹仁虎陆伯焜、
本书共收录日本所藏稀见明清科举文献11种,成书24册,原件散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处,均为稀见文献。本书所收书目包括《新镌李九我先生纂释科甲文式元魁真铎》《万历三十四年浙江乡试录》《万历三十四年河南乡试录》《万历三十七年顺天府乡试录》《万历三十七年江西乡试录》《皇明乡
本书分为9章,从申论好文章标题、首段、中段、尾段、仿写素材等方面系统讲解了申论好文章高分思维和框架,为考生备考提供识别好文章,从标题、首段、中段、尾段仿写好文章。同时,本书还设置了仿写素材、真金题精解剖、批改点评内容,为考生剖析讲解批改,点出问题,帮助考生识别申论大作文的丢分陷阱及误区,让考生攻破自己的弱项,突破瓶颈,
宾馭名僰道,隶属于宜宾市,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郡,辖26个乡镇。县政府驻柏溪镇。是上海工人运动领袖刘华、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抗日民族英雄赵一等革命先驱的故乡。2018年7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宾县,设立宜宾市叙州区。本书主要以宜宾县政协工作为主线,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宜宾县从1949年至2018年政
《续文献通考》,是继《文献通考》之后又一部文献巨著,该书共二百五十四卷,所纪上起南宋嘉定年间,下至明万历初年。体例仿《文献通考》,又兼取《通志》之长,收及人物。全书分三十考,较《文献通考》增加节义、书院、氏族、六书、道统、方外等六考,各考之下分卷标目,但田赋考中增加了黄河、太湖、三江和河渠四个子目;国用考中增加了海运;
本书收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160余篇,均为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马克思主义领域重要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些论文主要由韩庆祥、张占斌、牛先锋、陈曙光、辛鸣、王中汝、黄锟等20余位学者撰写。全书分为6卷,分别为第一卷
1938年3月10日,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正式成立,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最广泛的妇女群众组织之一,曾在大后方成立数十所分会及保育院,先后收容儿童三万余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有战时儿童保育会相关档案千余卷,分存于教育部、社会部、内政部、振济委员会等全宗。本书汇编战时儿童保育会相关档案1.6万余页,依据档案内容类别进
本书是我国古代唐朝的治政书籍的选辑。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
本套书精选十种稀见的清代著名文人如戴名世、方舟、方苞、翁方纲、钱振伦、郑献甫等的科举文集(八股文集、试帖诗选和策对选集),加以整理校勘。这些文人在诗文创作或文艺理论方面对清代文学多有重要影响,其科举文集也对当时的读书界和科举士子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因此,这些科举文集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我们真切了解清代科举史、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