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数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夫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
《清经解三编(套装共12册)》收集清代重要经学著作65种,全部选取原始佳善版本进行影印, 每码上下两栏,16开精装12册。 清代是经学集大成的时代,在其中后期,先后出现了由阮元、王先谦分别主持编纂的《皇清经解》和《皇清经解续编》两部皇皇巨编,大体上涵容了清代经学研究的主流成果。然而,由于当时经学学术观所决定的取舍意
本书集成曾国藩一生文章精华,包括曾国藩家世、家书、家训等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典藏版)》是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充分吸收了当今世界各个学科和知识领域的最新成果,共32卷,全书包括约60000个条目,30000幅图,1000幅地图,总计约6000万字。是一部现代大型综合性的百科全书。该书采用国际大十六开纯牛皮精装,正文全彩印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重金打造999套,全球限
《钱学森文集(套装全6卷)》收录钱学森的中文文章、报告、讲话、谈话、答记者问等各种形式的文稿377篇,时间跨度从1933年到2005年,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人体科学、数学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实践经验、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以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十四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本书收录了多卷现存于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残卷。
本书共分为纪念文章、回忆文章、研究文章三部分,收录了《悼聂耳》、《致聂耳的挽联》、《我们怎样纪念聂耳先生》等文章。
《吴江艺文志(套装共2册)》编排以年系人,以人系书。条目总体上先按时代划分,再以学者出生先后排序。每个条目分为学者简介、作品著录两部分,而作品著录部分一般包含\"著作集\"和\"零星诗文\"两项。每种著作集尽可能揭示其收藏处,未见收藏者则注明记载处,而零星诗文仅指出其登载处。部分条目有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则增列了\"编
《顾炎武全集》收录了顾炎武现存可证实的全部著述。每种精选底本,详加校勘。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的重要著作,整理难度较大,今属于首次整理。本书全面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及成就,涉及广泛的历史、社会、文化内容。本书通过整理、研究亭林著作,不仅是研究某些学理,某些现象,更是在探讨时代精神,清理学术文化演进的轨迹,从求索学
本书所录新文学(创作)初版本,皆为本馆所藏。入藏日期迄于2008年12月31日。收录内容包括l949年9月以前出版的纯文学性的新文学创作单行本与初次结集的作品集版本。以此二种版本内容为基础编辑的选集、文集、全集版本,丛刊性质的多人合集版本,根据原著改编的作品集版本,纪实文学(如报告、通讯、传记、非创作类书信日记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