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南京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卢海鸣执笔,分为研究编和巡礼编。研究编聚焦1840—1949年南京地区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详实的考证,展现了南京近代建筑的种类、形式、特色、遗产价值等;巡礼编将南京近代建筑分为政治军事、教育科技文卫体、宗教、海关市政交通电信、工商金融、公共活动和娱乐服务场所、驻华使领馆、官邸别墅、陵墓纪念等
本书收录宫廷建筑史料的范围,包括从建筑类型角度的:都城、宫殿、坛庙、苑囿、陵寝、行宫;国家和皇家衙署、学校;王府、公主府、王爷坟、公主坟;敕建和使用国家钱粮及内帑营造的寺观和其他建筑。以及从建筑历史角度出发的:地理区位、规制以及兴建、修缮、改建、存废等沿革过程。以及建筑的指导思想及建筑活动、管理、建筑规则等,可谓蔚然大
本书系乐嘉藻所著《重订中国建筑史》一书,该书曾于1933年出版,内容包括:《重订中国建筑史》三卷,附《北平旧建筑保留意见书》、附《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辟谬之答辩》手稿。乐嘉藻六十岁后潜心中国建筑史研究,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为中国建筑史专著最早资料。乐嘉藻博览群书,广泛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史籍中辑录有关建筑史的描述
本书是宋代《营造法式》经典彩画的复原,作者以故宫博物院藏影宋钞本《营造法式》图样为基础,并结合永乐大典本四库本等版本详细考证,深入研究北宋皇陵线刻的艺术规律,广泛参考北宋时期彩画实例和相关图像史料,历时十二年绘制而成包括《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200多幅,以及《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锦纹复原图16幅。全书基本涵盖了原书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据统计,现有2万余件样式雷图档存世,是世界建筑档案存世最多的一种。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近1.5万件,为样式雷图档最大的收藏单位。本项目收录国家图书馆藏万寿庆典相关样式雷图档180余件,内容均为万寿点景,主要涉及
《山西传统村落图集(套装全三册)》结合山西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价值特色和基础条件,以典型图片和文字说明为主,对全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第一批至第五批550个村落的历史沿革、价值特色、建筑物、街巷、历史环境要素、民俗文化等进行了介绍,全面展现了山西传统村落的资源优势。这既是对山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历程的回顾,更是为了传达
本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官方名义刊行的建筑规范典型,是建筑科学技术发展到宋代总汇性的概括和总结,显示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从规划、设计、建筑结构至建筑构件、建筑用料及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发展,还显示出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规范化程式,体现了当时建筑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本册为下册。
本书选取了正规的京都风格的数寄屋建筑实例,以丰富的实景图片和珍贵的设计图解读数寄屋建筑各个部分的细节,展现充满茶道美学的“数寄”意境。
本书内容包括:前言、凡例、史料目录、文档(影印)、关键词分类索引、征引档案及书籍目录、后记等。顺治朝卷(包括清前期天命、天聪、崇德三朝),条目1028条,关键词1803个,图片1540张。长编内容涉及广泛,除京城宫殿外,全国各省均有涉及。
南京建筑的现代化进程始于中国近代,《南京近代建筑史》正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建筑的专著。本书研究的“近代建筑”,是指1840年至1950年前后在中国新建的一批建筑,其形式与建造逻辑受西方文化及现代化观念影响,带有现代特点。本书针对南京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的特点,按照不同建筑类型结合各类案例进行分卷分章讨论。 卷一包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