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归堂:湖南民间美术研究》分“湘江两岸”“沅水上下”“资澧拾萃”“洞庭余波”四个篇章,收录作者自2009年以来在湖南民间美术研究方面的相关论文,共计525千字,配图约700张。是作者在湖南民间美术研究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区域性民间美术研究的著作成果。主要是对湖南民间银饰、织锦、凤凰扎染、蓝印花布、湘西剪纸、桃源刺
《砂者为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70周年紫砂名家作品集》是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徐建荣厂长及领导班子为庆祝建厂70周年编写的画册,同时也是《砂者为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志》一书的内容补充。书中前半部分汇集了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中几十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厂庆随笔,生动地描绘了70年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历史沿革
本项目依托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设计体系研究》(19AG007),最终成果《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史纲》立足于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史实,划分为《四造六作:中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演进与迭代》与《民生八维: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流行与消费》上、下两卷,具体包括营造、织造、铸造、烧造、木作、编作、石作、金作
IAI传鉴国际广告奖是中国知名广告奖“IAI年鉴奖”在2016年全新改版的非营利性广告营销评选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商务广告协会、IAI国际广告研究所于公元2000年创办,IAI国际广告奖执委会主办。秉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见证时代广告发展,直击品牌营销效果,提供创意策略参考”的发展宗旨,至2024年6月I
亻革家蜡染至今已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亻革家女性从生活和生产中汲取灵感,以万物为根,以身边的动植物为魂,融合民族的神话和历史,赋予了蜡染纹样特殊的含义。可以说蜡染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史书”藏在蜡染纹样中,亻革家蜡染就是家文化和历史的最好呈现和展示。本项目涉及具有文化艺术研究价值的蜡染艺术藏品近500件,其中蜡染服饰近
本书为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王辉所著,开端讲述了清代康乾盛世三代帝王对珐琅彩的极力推崇和不同品位。200多年后,从热爱陶瓷到收藏陶瓷,再到创作陶瓷的王辉在天津博物馆的特别邀请下,开始复造馆藏文物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历经5年苦心研发,终于在2014年复烧成功,让失传200余年的宫廷珐琅彩再现昔日荣光。此后10多
本卷是《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浙江卷》的分卷之一。遵循了“经纬交织”的原则,在工艺美术经向历史演变的主线上,记载与纬向地域社会的因果关系,展现工艺美术文化和经济属性中所蕴含的文化与经济、材料与技艺、科技与工具、艺术与生活、实用与审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相关内容。遵循“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并重”的原则,遵循将重点置于当代工艺美
作品集主要收录了刘祖英的青花瓷、粉彩瓷、黄地彩山水瓷画和粉彩山水瓷画作品。作品的创作者将中国画的笔墨与陶瓷工艺结合,给景德镇陶瓷艺术带来一股新的气息。创作者从小对陶瓷艺术充满兴趣,凭借个人对雕塑、绘画的热爱和勤奋刻苦,创作出器型迥异、造型优美的陶瓷作品。这些作品是绘画艺术与优美器型的完美结合,令人赏心悦目,给观者以美好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技艺卷·其他篇》是“技艺卷”中的十篇之一,专门阐述中国传统鼻烟壶、扇子、绢人、面具等门类,内容丰富。中国的传统日常用品与装饰品是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造型、严谨的结构、精湛的工艺,形成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这些工艺门类的发展、继
本书文图并茂,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欧美不同国家的剪纸艺术,对世界剪纸艺术的认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普及意义和艺术参考价值,为广大剪纸艺术创作者与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世界剪纸领域的参照,也为剪纸艺术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文化多元多彩的艺术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