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全部 分类索引
  • 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学术国际比较研究
    • 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学术国际比较研究
    • 杨捷,吴路珂/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9
    • 博耶于1990年提出的教学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andLearning)思想为解决科研与教学关系失衡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教学学术将教学视为一种学术,不仅丰富了学术的内涵,促使教学提高到与其他学术同等的地位,同时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致力于发展教学学术,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在教学学术方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教学学术的发展路径还需要在实践

    • ISBN:9787522734934
  • “尚书”与礼仪
    • “尚书”与礼仪
    • 张怀通/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9
    • 本书利用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古文字资料,借鉴文化人类学的最新成果,将儒家经典《尚书》、周史记《逸周书》、清华简“书”篇综合在一起,着眼于“尚书”与礼仪关系问题研究的最前沿,或对篇章与礼仪整体的关系进行探讨,或对篇章与礼仪局部的关系进行探讨,代表了“尚书”与礼仪关系问题研究的新趋势。本书突破经学的限制,从原始的文化生态之中,探讨“尚书”与各种典礼仪式的关系,因而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学术成果。“尚书”与礼仪关系的揭示,对于发挥传统经典的现代价值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文化建议也将有重要贡献。

    • ISBN:9787522741024
  • 游记所见:近代日本的双重中国认知
    • 游记所见:近代日本的双重中国认知
    • 胡天舒/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9
    • 近代日本游华知识人曾根据自己的中国体验描绘出各式各样的新“中国形象”,这些形象是在“古典中国”与“现实中国”的交互参照中产生的。幕府末期至昭和初期,日本知识人大致形成五种中国观类型,即“荣衰一体”、“病体待治”、“日本中心”、“文明反思”与“幽玄浪漫”的中国观。通过对日本游华知识人中国体验之比对与分析,指明近代日本人的对华傲慢端倪,乃源于明治以降日本知识人的游华体验,而“双重中国”是其中国观的主流认知方式,主要表现特征为“古今分裂”与“厚古薄今”。今天日本政要打出的所谓“价值观外交”招牌,就本质

    • ISBN:9787522734446
  • 城市文学地图(第三辑)
    • 城市文学地图(第三辑)
    • 王德领/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23
    • 本书是论文集,这些论文涉及到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等,既有文学的,也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学科。从时间跨度上看,既有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对现当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就研究方式来说,既是文学研究,也是文化研究,可以说是一种“以城市为方法”的文学/文化研究方式,打破了原来以文学文本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研究范式。城市文学这一新的研究空间的打开,使原来以时间为维度的静态的文学研究,扩展为以空间为维度的动态的具有延展性的文学与文化综合研究。

    • ISBN:9787522741314
  • 校园“零”欺凌计划——中小学教育者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使用工具书
    • 校园“零”欺凌计划——中小学教育者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使用工具书
    • 谷莉/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9
    • 校园欺凌和性教育问题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界、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在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校园环境中,校园欺凌现象和青春期性教育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应对不当则会引发直接且长期的不良后果,并成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等精神障碍,以及自杀发生的主要社会性诱因。本书通过集中阐述校园欺凌现象、性教育的家庭教育和校园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班会)的设计方案,给予父母、教育工作者、心理机构所迫切需要的操作实践方法。

    • ISBN:9787522741994
  • 西方非言语传播思想研究
    • 西方非言语传播思想研究
    • 王亿本/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8
    • 本书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非言语传播学研究的思想渊源、演进历程、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实践应用以及本土价值等,提炼一百多年以来西方非言语传播研究的思想精华,包括非言语传播的核心概念、符号类型、表意机制、主要功能等,并重点分析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视角的表情研究、爱德华·霍尔等跨文化传播视角的时空符号研究、雷·伯德惠斯泰尔等人际传播视角的体态语研究、保罗·艾克曼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微表情研究、罗纳德·E·雷吉奥等非言语传播的应用研究,以及对西方非言语传播学研究的反思,为中国本土非言语传播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方

    • ISBN:9787522741260
  • 重新发现柏拉图——教育理想国的阐释研究
    • 重新发现柏拉图——教育理想国的阐释研究
    • 孙银光/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138
    • 本书稿综合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和发生学方法,充分体现专门史和跨文化研究特点,透过历史资料回溯柏拉图教育思想所植根的历史文化背景,并聚焦于思想产生和演变的过程,重新发掘其教育思想的内核,从而评估其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探索对当前教育的现实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形成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域外借鉴。本书稿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重新定位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章精要论述了柏拉图选定的教育对象,第四章详细探讨了柏拉图净化的教

    • ISBN:9787522740690
  • 马克思和卢梭的思想关系研究
    • 马克思和卢梭的思想关系研究
    • 郝菲菲/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9
    •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马克思对卢梭既有批判也有继承,其唯物史观实现了对卢梭的政治哲学的全面超越。本书尝试论证的是具有直接相关性的两个结论:一、马克思和卢梭的思想关系,呈现的是从卢梭到马克思不断深化和拓展的理论谱系。卢梭的公意、康德的善良意志、黑格尔的普遍意志具有内在一致性;二是卢梭是与黑格尔同等重要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转向物质利益和唯物主义的关键人物。辨明马克思和卢梭的思想关系,可以更为全面地认识马克思的思想来源,更加深入地分析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更好地运用中国化时代

    • ISBN:9787522741246
  •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研究(1842—1876)
    •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研究(1842—1876)
    • 季念/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100
    •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文史互证法、语图互文法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1842—1876年间《伦敦新闻画报》(以下简称《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进行了综合、全面、立体的研究。《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将新闻与图像成功结合的周刊。自创刊起到1876年,其中的中国人形象包括道光、咸丰、同治三位皇帝,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等官员,以及中国军人和百姓。它以图文的互释、互补与背离,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和可感性;以新闻观察者和当事人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结合嵌套性叙述,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与人物形象的

    • ISBN:9787522736105
  • 国家安全法释义与适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丛书)
    • 国家安全法释义与适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丛书)
    • 周尚君/2024-9-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8
    • 本书全面介绍国家安全法及相关法律的基本规定、基本精神等,帮助领导干部学习保守国家秘密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数据安全法等,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武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增强依法斗争本领。本书将国家安全法及相关法的有关知识通过重点条文解读、案例的形式讲解,便于领导干部学习国家安全法相关知识。本书内容丰富、栏目新颖,便于读者进行学习和拓展阅读

    • ISBN:978730033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