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阳里出发》是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建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陈晨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历史节点上,一批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勇敢地站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书中特别聚焦于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渔阳里聚集一批年轻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并最终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和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历史事件。作品不仅呈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也细致描绘了每个参与其间的青年不同的人生际遇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编写了本书,总结了新时代北京理工大学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包括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实践育人、文化建设、成长服务五个部分,收集论文30余篇,约32万字,展现了北理工共青团在大力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动员青年矢志建功立业、竭诚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团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蒋南翔,在清华大学和后来所从事教育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对党的教育方针与中国国情和清华大学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和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清华大学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全面发展”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他在清华曾提出“把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学校工作最重要的目标,全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围绕着这一目标。”作为党的助
本书是为迎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一百周年,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共同编著的一册面向青少年的知识普及型读物。内容以团一大会议召开为历史主线,从岭南地区自然、生态、人文、地理、建筑、文化、饮食等为切入口,叫全面地还原一百年前的历史形态。 书中涉及史实部分邀请高校青年学者撰写,另外各行业杰出青年代表负责周边专题撰写,团史专家及岭南文化学者对主体内容进行点评和提升。各位作者负责各自内容的录音工作,书中附有二维码,读者可扫码收听。
该书是近三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共青团工作的精品文章推送,以宣传工作思考和新媒体成果产出为基础,通过精妙的语言文字、珍贵的故事经历、精美的图文展示了北航青年在思想理论学习中的厚植提升,在校园美育文化中的多维发展,在志愿实践中的奉献身影,在砥砺创新创业中的昂扬风采……由小见大,集结成册。该书为北航青年奋斗群像的全景刻画,也是对北航人精神特质的生动诠释,可为广大共青团工作人员及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本书就团课的内容、形式、布局,讲课的节奏与规律,如何抓住听众,讲到读者心里并建立自己的权威,以及会场布置和幻灯片的制作,都有涉及。
这是一本全方位介绍共青团的知识性读本。“什么是共青团?为什么说它是中国每一个优秀青年应该追寻的组织?”这是每个青少年或共青团员都会产生的疑问。只有全面认识共青团的性质,全方位了解共青团的职能,深刻理解共青团的时代责任与基本任务,才能摆正共青团工作与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找准位置、脚踏实际、认清责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本书共包括“共青团的性质、职能和任务”“共青团的光荣历史和传统经验”“共青团的组织”“青年入团条件和手续”“团员的教育与管理”“共青团的活动
陈晨的长篇纪实文学《新渔阳里六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起点》,是红色起点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以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主题,书写了一百年前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等青年在渔阳里六号发起成立青年团、组建外国语学社,探求真理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