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王光明先生辑录写过的序跋博士论文评语、国家和教育部课题评语等。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是序,包括“《张枣诗歌研究》序等”共计48篇;第二辑是后记,共计21篇;第三辑是论文点评、课题审批评语及会议论文讲评。本书除常见的序跋外,辑录论文评语、课题评语等,不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可作为博士研究生及课题申报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重绘了现代抒情诗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从意象本质论、意象功能论、意象生成论和意象鉴赏论等方面探论;下篇撷取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食指、舒婷、于坚、戈麦、昌耀、余光中等十余位诗人的诗作进行系统的意象阐释,并就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顾城和海子等诗歌现象和诗人诗作加以比较分析。既有理论层面的整合和论析,又有实践层面的文本解读,在承接古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三辑,分为特稿、文学所记忆、前沿观察、明清文学丛稿、资料索引五个专题。
为全面深入交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推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于2018年8月召开“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解放区文学”学术研讨会。本书由参会论文辑选而成,展现了学者在研究理念与方法、史料挖掘与整理、作家作品解读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前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总体动向。
该著对胡适与胡怀琛的诗学进行比较研究,梳理与考察两者诗学脉络之源流发展,发掘胡怀琛的诗学在新时代语境中的重要意义。胡怀琛作为早期新诗学探索者,与胡适一样对新诗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他们提倡和践行了两条不同的白话诗学路径,两者既有根本的分歧,又在历史的回声中时有相交融合。书稿分别从语言、诗体、音节三个方面探究胡适与胡怀琛
魏晋南北朝诗歌是中国诗歌史的*个辉煌期,不管是在诗歌的题材类型上还是在诗歌的体式创新上都有着突出的成就。本书为作者多年来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成果,所涉时代诗作包括建安诗歌、正始诗歌、两晋诗歌、南朝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歌等,研究的视角既有家族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诗歌创作研究,也有对诗歌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象、情感趋向的探
半夏离婚后,与暗恋她多年的叔离相遇,如时光倒流,叔离迎来了光明正大追求她的机会。过去的美好时光令半夏心动,明朝对半夏一见钟情,也只能忍痛祝福,叔离未婚妻却突然出现。陆英未婚夫病逝,她执意要生下未婚夫的孩子……女人的幸福在何处?你是一颗星,终有人被你的光芒吸引,深情守护,余生相伴。他说:贪恋与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由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主编杜桂萍教授。该辑刊重点以明清文学(包括明清文学之于前代各体文学的接受)、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积极吸纳海内外学者参与,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成果,力求反映本学科的特色。2012年12月,《明清文学与文献》*辑由黑龙江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创办的大型学术丛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自创刊号起,先后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栏目。其中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为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