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汉语文学的文体意识及文体互渗》《儒家经学研究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影响》《韵外之致:一种汉语诗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轨迹》《别尔嘉耶夫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章。
本书主要分为六章,内容包括:格韵说的历史渊源、格韵说的出现与宋代诗学的转变、苏轼与格韵说的初步建构、黄庭坚与格韵说的继续发展、范温对苏黄格韵说的总结与深化、格韵说在南宋的演进等。
《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紧扣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辞赋的美学思想进行现代文学话语背景下的阐述,并详细解析其中的地域文化心态。书中详细论述了审美主体修养、审美构思特征、审美想象、审美灵感、司马相如赋的审美精神、审美价值论、地域文化与司马相如辞赋的艺术精神、巴蜀地域文化与司马相如辞赋的艺术精神
中国现当代学者顾随的课堂讲授,当时的学生叶嘉莹做了详细笔记。《传学》作为全本六十多年来才问世,它是顾随传习人文、培育人才、启迪人生的集大成学术普及之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睿智犀利,通俗震撼,徜徉在文学内外,求索于历史上下,归结在真、善、美上。做人与读书相映成趣,修身与悟道相得益彰,怡情与治学水乳交融。它以中国文学的发
本书是红学大家周汝昌对《红楼梦》所作的汇校本。周汝昌学贯中西,精通古今,出版十几部红学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令海内外学界瞩目,是非常有影响的红学大师。他综合有生之年对红学研究的成果,对十余种古抄本进行了大汇(会)校,以呈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这个版本以八十回本为基础构架,匡正了一百二十回本“曹高合著”的谬误,选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为8卷系列学术专著。该著作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研究方面,聚焦于源语国的经典生成,强调社会语境、文化传统、审美与伦理需求以及科技革命的作用,并且注重文本考据;在经典传播研究方面,聚焦于译入语国的经典再生成,尤其在关注翻译传播和跨媒介传播,认为文学经典正是从不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五卷为同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的“近代卷(下)”。本卷主要研究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尤其重视巴尔扎克、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狄更斯、哈代、马克·吐温、安徒生、左拉等世界经典作家重要作品在源语国的生成以及在欧美和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再生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