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如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将其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地衔接起来?如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点在哪些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领衔撰著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书聚焦上述问题,从新型农业经
“藏粮于地”休耕战略的实施是巩固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本书在福利经济学框架下,对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的休耕政策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设计选择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量化休耕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多维影响,以利于指导具体的休耕实践。
本书主要从理论研究、艺术振兴乡村路径研究及案例实践等三个方面,对“艺乡建”团队的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辅以实践,说明了艺术作为媒介进入乡村对乡村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态建设等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乡村振兴的实施将持续影响我国现在乃至以后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艺术振兴乡村,本书围绕艺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将不再短缺,想要获得更高盈利,就必须研究消费者偏好。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总结了农产品消费者行为研究理论和方法。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与农产品消费的变化。第三至五章分别选择了蔬菜、鸡蛋和食用昆虫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第六章采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对农产品网购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富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粮食安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的主体、粮食安全的“质”和“量”、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中俄两国粮食安全状况、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中俄通过农业产业化合作路径共同确保粮
新建村位于重庆东北部的城口县,属于高山贫困区,基本上都是由山区农民搬迁而构成。本书聚焦于新建村的贫困认定和反贫困过程,对该村的致贫原因、建档立卡过程和电商扶贫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调研发现,电商物流向新建村的延伸,将农产品商品化,也同时拓展了农村与外部市场的联结。电商扶贫能够以市场的方式引导农村的发展,改变农村的产业结
新龙村,云贵高原崇山峻岭一个深度贫困村,是贵州最偏远的村庄。这个村庄所属石门乡是贵州省七个极贫乡之一;所属威宁县是彝族、回族、苗族三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2009年国务院批准将威宁列为“全国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2015年起精准扶贫推动了贫困治理的精细化。本书以乌蒙深山区新龙村为例,探讨贫困与风险、减贫与消
公众村、章麦村、巴吉村地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属藏东农林贫困地区。本书在研究西藏农林地区贫困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公众村、章麦村、巴吉村主要的贫困问题成因、精准扶贫工作进展和成效,以及扶贫措施的异同,分析现阶段扶贫开发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十三五”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中对习近平扶贫观念进行了初步探析,对社会扶贫、对口帮扶、乡村旅游扶贫、贫困与生态环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贫困地区距离与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全国各省精准扶贫政策措施、黔茶产业扶贫、基于“多规合一”的脱贫攻坚、贵州农村定点包干脱贫攻坚路径等进行了研究,对贵州连
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是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地方创新试点的系统剖析,包括江西修水县黄溪村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四川青杠树村、浙江鲁家村和江西黄溪村三村以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浙江永嘉农村产权交易的市场化运作,江西乐安构筑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资本下乡的成都福洪实践,浙江以全域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