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微观的行驶车辆交互行为入手,探讨宏观车流运行的动态特性,建立车流模型,提出并建立车流有序化组织理论与控制优化方法;系统地阐述行驶车辆行为模型、车流态势特性及感知方法、车流演化机理与稳定性分析、路网车流时空特征信息数据平台、车流有序化组织理论、车流运行控制优化方法及其系统仿真分析。本书的特色是所建立的模型和技术案例
本书依托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四川藏区高海拔高烈度条件下公路建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2013318800020)、《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评估、机理分析及设防标准评价》(200831800098)、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板裂千枚岩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灾害控制技术研究》(2015A1-3)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锚索框架梁加固公路
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是缓释型化学类主动融冰雪技术研究。以国际新型抗冻材料—“路丽美”(Verglimit)、“马飞龙”(Mafilon)为对比,介绍了近几年项目团队研发的新型缓释型防冻剂对路面长期性能的影响及融冰雪效果评价;第二篇是电加热融冰雪技术研究。主要介绍了导电超薄磨耗层融冰雪技术,对其导电行为特征、路用性能及
本书以内陆盐渍土地区公路工程为依托,对盐渍土路基的盐胀、溶陷、变形等难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盐渍土在不同含盐量、含水率等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出天然盐渍土在多次冻融循环时水分和盐分的迁移规律,揭示盐渍土盐胀、溶陷机理及公路病害形成机理,提出粗粒盐渍土易溶盐试验方法,建立以土类、含盐量、温度及含水率为指标的公路工程盐渍
本书从公路施工技术、汽车技术等方面系统论证了超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书在分析公路、高速公路定义和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高速公路的定义和分级;以普通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理论为基础,以铁路线形设计为参考,对超高速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线形设计理论进行了计算;研究了汽车燃油经济性;在分析普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造价
本书针对开挖公路岩石边坡减灾问题,分析了开挖岩石边坡卸荷力学行为,构建了开挖岩石边坡结构面蠕变力学模型、顺向坡屈曲破坏模型、反向坡弯曲折断模型和切向坡楔形体破坏模型,提出了公路岩石边坡追踪断裂稳定分析法和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基于物元可拓模型建立了公路岩石边坡地质安全评价理论,研发了公路岩石边坡破坏面锁固技术、边坡格构-锚
本书是关于沥青铺面工程层间特性的专著,较系统地介绍沥青铺面工程层间特性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国内外关于沥青铺面结构层间特性的研究现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层间接触状态下的沥青铺面工程结构静动力学行为,阐述法-切向荷载作用下的层间黏滞剪切特性并构建其力学模型,揭示界面性质、界面状
本书是作者在《汽车试验工程》第1版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汽车试验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并参考众多文献资料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十三章。第一章概论,介绍与汽车试验有关的基础知识,包括汽车试验的发展概况、汽车试验目的与分类及试验标准等;第二章介绍汽车试验测试系统、常用仪器设备,包括典型汽车试验设备;第三章介绍汽车试验中主要参数的测量
《汽修疑难杂症识别.检测.诊断.分析.排除》主要针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介绍汽车维修时比较难于解决和处理的疑难故障,结合实际的维修案例和作者教学培训经验组织编写,力求通俗易懂,重点案例配维修操作视频,以二维码形式体现,与配套书《汽车常见故障识别·检测·诊断·分析·排除》风格一致。
《一学就会的日常驾驶技巧》(配动画视频版)为驾车新手提供了日常驾驶过程中应对各种道路情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日常的超车、会车、让车、跟车、停车的技巧,行车时的观察技巧,特殊路况、高速公路、不同天气行车技巧等,图文并茂,科学、实用。对涉及实际操作的内容配以精美MP4三维动画演示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