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是高等学校地学基础课教材,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书分3篇15章,第一篇讲述地球的宇宙背景、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理性质、地壳的物质组成、岩石圈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及地球演化史,第二篇介绍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能源和生物资源的基本知识、资源现状及对策,第三篇着重介绍生态平衡及其在人类环境
本书重点介绍重磁电岩石物性测量方法、物性与地质关系、三大克拉通盆地重磁电物性建模及应用。全书以重磁电物性测量与建模方法及近年来在复电阻率测量、激电建模与储层参数预测方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及周边采集的沉积地层、火成岩及基底的岩样的测试与分析,对前寒武系古老地层重磁电物性特征进行
本书系统介绍了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分类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作者在太阳能集热与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V型吸热板空气集热器、聚热型无机热管-真空玻璃管集热器及非金属管式平板集热器的研究;无机热管式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太阳能低温单效蒸馏海水淡化工艺及性能的研究,以及无机热管低温蒸发-冷凝器、无机热管冷
本书是对南海综合研究、区域海洋研究的一部专著,用数字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表现出来,可实现可视化及做各种运算、演示。全书分7章。第1章~第3章,主要是数字南海的GIS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系统的设计研制。以国内外收集的200余幅图件和水深地形数据为基础,制作南海海底地形模型和南海地形数据库。第4章
本书针对城市化下水文特性变化所导致的洪涝灾害与水污染频发问题,采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方法,探寻了高强度人类活动下水文过程演变规律,阐明了不同下垫面下“四水转化”规律以及河流水环境变化特征。同时,以我国高度城市化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为典型,综合考虑了城市区域陆-气交互作用,将中尺度陆-气耦合模型与城市冠层模块相叠加,探讨了城市
本书借助多源观测资料和精细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东北冷涡暴雨系统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演变机理,探讨其与不同纬度、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结构与热动力过程,最后归纳一些反映其中尺度系统动力结构、具有物理意义的预测方法,提炼东北冷涡暴雨的物理概念模型,有助于提升东北冷涡背景下典型暴雨
本书集中围绕与海洋相关的地球表层系统的沉积过程展开分析,包括“滨、浅海沉积体系”、“半深海及深海沉积体系”和“洋板块地层”三部分共13章内容,具体介绍了滨、浅海各类沉积体系和沉积驱动作用,大陆边缘过程,半深海、深海沉积物类型及深海沉积驱动作用,“洋板块地层学”概念和洋板块地层的分析重建方法。同时,对上述各类沉积体系的板
本书对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对生态影响遥感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技术方法、指标体系等进行了凝练总结,分析了贵州省2017—2019年自然资源宏观变化情况,研究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对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等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和生态变化特征,对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监测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本书以文字与图片搭配的形式,介绍太阳系各星体及太空探索的奥秘。每章从航天探测器的飞行路线启航,逐一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行星卫星和小行星,以及人们所关注的黑洞、星际文明、观星方式等。具体内容包括各类航天探测器、太阳系起源、宇宙诞生、气态行星和固态行星、天体发现和相关的科学家,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等等。 本书集知识性和趣味
中扬子地区志留系、寒武系页岩是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的热点层系,其特殊性在于页岩热成熟度高,且经历复杂构造演化,页岩气成藏条件较复杂。本书以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中扬子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牛蹄塘组、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目的层系,系统介绍震旦系-志留系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与分布特征、页岩储层的岩石和孔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