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左江岩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主题内容90%以上是“蹲踞式人形”,数目之多在我国乃至世界原始岩画中都首屈一指。《BR》本书运用岩画语言符号学的方法,对左江81个岩画点中“蹲踞式人形”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进行研究,把左江岩画看成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符号,从岩画符号的语用、语形、语义三个方面,通过存在于岩画中的形式、意义以
本书是对2011~2016年期间开展的“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课题成果的集中展现。其内容不仅包涵了截至目前对该区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全的调查、勘探及发掘资料,而且在立足于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累积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比较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本区域诸史前文化时期遗址分布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对
志丹苑——上海元代水闸遗址考古报告
本书主要记录了对大葆台汉墓黄肠题凑及棺椁文物进行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大葆台西汉墓出土黄肠题凑和漆棺漆椁文物的病害调研、分析检测、保护修复等具体工作的研究与实施。
《我思古人——古代铭刻与历史考古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之一种。书稿是作者推出的第三部专题论集,正是作者学术之长,选录了作者1982~2016年间所发表的35篇论文,内容主要包括金文(如《读金文札记三篇》)、玺印(如《谈几方秦代的田字格印及有关问题》)、砖瓦文字(如《山西壶关南村宋代砖雕墓砖雕题材试析》)、简
碑刻是成都武侯祠原状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代跨度大,自唐而始,直至近现代,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本书对成都武侯祠现存的四十九通碑刻进行整理研究,每一通碑刻均按照现状、作者简介、碑文、注释和相关背景的顺序进行撰写,清晰明快,令人耳目一新。
石窟寺研究(第8辑)
本书为2010年钟山铜盆发掘的47座汉墓的发掘报告。墓葬时代系列完整,从西汉前期一直延续至东汉后期,作为广西汉代非郡县治地墓葬*集中的一次发现,其对研究汉代普通平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及丧葬习俗均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简报2篇,公布了四川茂县、重庆云阳两地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7篇,分别对东南亚的刻/印纹陶器、石寨山型铜鼓、西林铜鼓墓、汉代双兽搏斗铜刷柄、播州杨氏土司家族墓、遵义县鹤鸣洞道教铭刻及宝墩遗址出土的木炭遗存进行探讨;同时刊发“2015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贵州赤水河流域史前至汉晋时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会”会议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第三卷·戴家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