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8 元
丛书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统编培训教材·工程技术业务分册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编委会 编
- 出版时间:2016/3/1
- ISBN:9787518306466
-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631.8
- 页码:15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地球化学录井技术》全面地总结了地球化学录并技术在国内各油田多年的研究应用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岩石热解技术、饱和烃气相色谱技术、轻烃气相色谱技术的原理、分析方法、分析参数的应用方法,还详细地介绍了岩石热解仪及热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组成及各系统功能、仪器的操作流程及维修保养等。
《地球化学录井技术》主要作为现场从事地球化学录井资料采集人员及资料解释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石油行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地球化学录井简称地化录井,主要包括岩石热解分析技术、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等。近年来,岩石热解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使该项技术逐渐受到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人员的重视。地化录井技术发展的起源是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技术,法国石油研究院成功地研制了ROCK-EVALI型岩石热解仪,最初仅用于生油岩热解快速定量评价,我国最早于1978年开始引进此仪器,主要用于生油岩的成熟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及油气资源评价等。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功的将岩石热解仪国产化,并将岩石热解技术推广到录井现场。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发成功针对储油岩评价的“储油岩油气组分定量分析方法”,于1989年申请专利技术,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专利号89107289.1)。1992年用于海城市石油化工仪器厂生产的“YQⅢ型油气显示评价仪”,使国产仪器具有独立自主的专利。至此,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从应用范围已经超过了其起源地——法国的技术水平。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勘探领域的应用最初是生油岩评价,评价生油岩的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丰度及进行油源对比等研究。最初采用的是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将萃取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分析岩石中C10-C40左右的正构烷烃、姥鲛烷(Pr)及植烷(Ph)等。由于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样品处理周期长,污染环境、伤害人身健康,所以,研究采用热蒸发的原理来检测岩石中C10-C40左右的正构烷烃、姥鲛烷及植烷等,便产生了热解气相色谱仪器,岩石热解仪的国产化为热解气相色谱仪器成功研制奠定了基础。该仪器可直接热解分析岩石中的饱和烃类组分,样品不需要前处理,且对岩心、井壁取心和岩屑皆可分析,大大缩短分析周期并减少了萃取操作的麻烦,且所得结果可与溶剂萃取方法相比。热解气相色谱仪器的研制成功推动了饱和烃气相色谱技术的快速发展。
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是应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原油中C。之前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环烷烃共100多个单体烃。由于轻烃取样难,资料处理难,所以,近几年,在储层评价中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国内仪器厂家也开始进行石油专用的轻烃分析仪器的研发。轻烃技术的发展,完善了地化录井技术。通过轻烃分析(C1-C9)和饱和烃分析(C10-C40)可以得到C1-C40完整的气相色谱谱图,为录井油水层及水淹层评价提供强有利的技术手段。
本教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各项分析技术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流程及资料的应用方法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各录井公司地化录井技术培训专用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各级领导、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球化学录井技术发展历程
第二节 地球化学录井技术发展方向
第二章 岩石热解分析技术
第一节 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原理
第二节 储集岩岩石热解评价方法
第三节 生油岩岩石热解评价方法
第四节 岩石热解仪操作与维修保养
第三章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第一节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基础
第二节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应用方法
第三节 热解气相色谱仪操作与维修保养
第四章 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第一节 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基础
第二节 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