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套装1-6册)
定 价:1800 元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编委会 编
- 出版时间:2015/12/1
- ISBN:9787501357062
- 出 版 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Z822.1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缩微技术是一种利用摄影技术,将记载文字、图表、影像信息的媒介缩小拍摄在感光胶片上,然后通过显影、定影、拷贝等工艺制作成胶卷或胶片的技术,是*早用于文献抢救和保护的方法之一。我国开展缩微技术抢救珍贵文献的时间*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经中美双方协调,分别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开展缩微拍摄,由中国向美国提供善《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套装1-6册)》的缩微胶片,美国向中国提供科技书刊方面的缩微胶片,但由于战乱,这套设备只拍摄了一些医学方面的善《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套装1-6册)》。1942年前后,我国从美国又购入了一批缩微档案,现在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中美关系档案324卷(1790-1906),便是时任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的袁同礼先生在美国国家档案局复制并运返回国的。
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始终不渝地保护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但是,对珍贵文献的保护绝不是“封存”,而是要将保护、整理揭示与研究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本着这样的思路,国家图书馆在文献的保存、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尝试性的探索,编制这套书目也是这些工作的组成部分,希望它能为图书馆工作者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打开图书馆知识宝库的又一把钥匙。
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各成员馆共同编制的《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历经两年终于告竣,即将付梓出版。此套《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的出版,不仅将丰富我国图书馆的文献目录体系,更是近年来全国图书馆珍贵文献抢救事业在保护与建设方面并举的成果体现,意义深远。
我国有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史,绵延不断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典籍。这些文化典籍记录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它们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宝藏,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这些珍贵典籍能够传承至今、泽及后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图书馆工作者在文献典籍保护领域所做的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81年,中共中央(81)37号文件中指出:“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现在对有些古籍的孤本、善本要采取保护性的抢救措施。”其后,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抢救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文化部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带领全国24家成员单位利用缩微技术对濒于灭绝的珍贵文献予以抢救。自此,大规模有组织的文献缩微抢救工作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展开。
《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1)》:
经部
总类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乐类
春秋类
孝经类
四书类
尔雅类
群经总义类
小学类
史部
总类
纪传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杂史类
史表类
史钞类
史评类
传记类
《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2)》:
谱牒类
政书类
诏令奏议类
时令类
地理类
方志类
金石考古类
目录类
《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3)》
《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4)》
《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5)》
《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古籍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