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税史纲》以朝代演进顺序为经,以重大财税问题为维,分别阐述中国财税的起源、中国早期的财税体制和中国早期财税的特征,勾勒中国财政税收制度演进的基本框架,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租”“赋”“役”制度向“租”“调”“役”转变、财政支出、财税分权向财税集权的演进,唐后期至清前期的财税,唐中叶两税法、明中叶一条鞭法、清前期的摊丁入地、财政支出、财税体制,清后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财税的半殖民地化、财税体制从集权走向分权以及民国时期的财税近代化。
		
	
	第一章 我国早期的财税制度
	第一节 我国财税的起源
	一 关于我国财政起源的不同界说
	二 关于我国税收起源的不同界说
	第二节 我国早期的财政收支制度
	一 我国早期的政治经济概况
	二 我国早期的赋役制度
	三 我国早期的财政支出
	第三节 我国早期的财税制度特征
	一 分权财税体制
	二 实物收支形式
	三 量入为出的财税原则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财税制度的变革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财税制度变革的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经济背景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财税制度变革的内容
	一 齐国的财税制度变革
	二 鲁国的财税制度变革
	三 秦国的财税制度变革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财税制度变化的方向
	一 “籍田以力”向“履亩而税”发展
	二 单一税制向多元税制转化
	三 财税大权向诸侯国国君集中
	第三章 秦汉时期封建财税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租赋役制度
	一 秦汉时期的田租
	二 秦汉时期的算赋和口赋
	三 秦汉时期的徭役
	第二节 西汉中期的财税改革
	一 西汉中期财税改革的背景
	二 西汉中期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西汉中期财税改革的意义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 皇室支出
	二 官俸支出
	三 军费支出
	四 社会保障支出
	五 宗庙祭祀支出
	第四章 三国至唐朝前期封建财税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三国至唐前期的租调役制度
	一 三国至唐前期的租调制
	二 三国至唐前期的徭役
	第二节 三国至唐前期的杂税制度
	一 商税
	二 地税
	三 户税
	第三节 三国至唐前期的财政支出
	一 官俸支出
	二 军费支出
	三 赈济支出
	四 皇室支出
	第五章 唐中叶至清前期封建财税制度的转折
	第一节 唐中叶“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
	一 两税法的实施背景
	二 两税法的内容
	三 两税法的历史意义
	四 两税法的局限性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两税和其他赋役
	一 宋代的两税
	二 宋代徭役制度的变革——从差役法到募役法
	三 宋代的工商杂税
	四 元朝的赋役制度
	第三节 明代前期的两税法
	一 明前期的鱼鳞图册与赋役黄册
	二 明前期的田赋与徭役
	第四节 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地
	一 明中叶的一条鞭法
	二 明末的财政困境与“三饷”加派
	三 清康熙年间的永不加赋改革
	四 雍正年间的摊丁入地改革
	第五节 雍正年间的火耗归公改革
	一 火耗的由来及其弊端
	二 雍正年间的火耗归公实施
	三 对火耗归公的评价
	第六节 唐中叶至清前期的财政支出
	一 俸禄支出
	二 军费支出
	三 赈济支出
	四 皇室支出
	第六章 清代后期财税的半殖民地性
	第一节 关税
	一 关税的构成
	二 关税的收入
	三 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第二节 厘金
	一 厘金开征的历史背景
	二 厘金开征过程
	三 厘金的征收及管理
	四 厘金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五 厘金的弊端
	第三节 公债
	一 内债
	二 外债
	第七章 民国时期财税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田赋的整理
	一 北洋政府时期田赋的整理
	二 国民政府初期田赋的整理
	三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田赋征实
	第二节 关税自主与关税税则修订
	一 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二 关税税则的修订
	三 海关行政改革与海关金单位制度的建立
	四 关税收入状况
	第三节 统税制度的创办
	一 统税的起源与发展
	二 统税制度的内容
	三 创办统税制度的意义
	第四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
	一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发端
	二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尝试
	三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
	四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