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类论篇和实务篇,主要在公共外交的视野下,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传播效果理论,大众媒介运行机制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对媒体应对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阐释,并着重阐释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和特征,结实媒体应对的具体策略和技巧,同时将其与对媒体运作机制和制度环境的剖析和理解结合起来,以加深对企业组织以及政府媒体应对工作的理解
欧亚,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外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外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传媒与社会发展、网络舆情研究。出版著作《众声喧哗的背后:网络议题的形成机制与传播路径研究》、《微博:一种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第二作者)。
王朋进,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主要研究领域:组织的媒介形象、舆论学、电视媒体等。出版著作《媒体危机报道:原理与策略》、《公共组织宣传管理指南》等。
理论篇
第一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信息社会、全球传播和公共外交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传播近路:了解媒体聪明地使用媒体
第二节 媒体应对的概念、目的及类型
第三节 媒体应对的深层逻辑
第二章 传媒这一行:媒体工作机制和新闻生产过程
第一节 认识媒体:社会的神经系统
第二节 认识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第三节 认识记者:你的挑战者?
第三章 媒体的“威力”:舆论、谣言和大众传播效果
第一节 传播效果:寻找“魔力”要素
第二节 舆论形塑中的传媒力量
第三节 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不!谣言止于信息公开
第四章 新闻背后的“误解”:中西方媒体文化差异
第一节 “妖魔化”中国:“真问题”还是“伪概念”?
第二节 西方媒体:“乌鸦”文化探析
第三节 减少误解,争取国际话语权:国际传播的策略思考
实务篇
第五章 整合传播:媒体应对工作的关键概念
第一节 整合传播:多种渠道,一个声音
第二节 整合传播框架下的媒体应对实践
第三节 媒体应对的“运动战”:效果评估
第六章 沟通型媒体应对
第一节 接受媒体访问
第二节 新闻通稿写作
第三节 新闻发布会的运作
第七章 进攻型媒体应对
第一节 公关新闻策划的科学思路
第二节 公关新闻策划的形式和要素
第三节 公关新闻策划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 防御型媒体应对
……
参考文献
三、辟谣:棘手的学问谣言一旦形成,要进行辟谣,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辟谣和谣言传播的逻辑是相同的,如果没有科学的安排和精密的策划,辟谣工作往往会重新传播了谣言,反而扩大了谣言的影响范围。
那么,应该如何辟谣呢?从传播规律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用具有公信力的信源。权威的信源会增加信息的说服力。“相信什么”在某种程度取决于“谁来说”。非典期间,吴仪副总理临危受命,主持抗击非典的工作。吴仪副总理以实干、亲民、坦诚的形象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她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消除了非典前期因为信息控制给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重视大众媒介渠道,多种传播手段并举。1978年秋天,整个美国传播开一个谣言:麦当劳公司的汉堡包之所以美味,是因为肉馅为蚯蚓肉制作的。这个谣言导致麦当劳公司的销售额急剧下降。麦当劳采取了以下的手段进行辟谣:亚特兰大市举行记者招待会,特别强调麦当劳公司售出的汉堡是百分之百的纯牛肉馅,随后在报刊和广播电视节目中刊登辟谣广告,并邀请NBC电视网的前播音员弗兰克·布莱尔作主持人,赞扬汉堡质量。同时,美国东南地区的几乎全部新闻媒介都刊播了麦当劳公司的新闻公关稿,以及农业部长鲍勃·博兰德为公司食品质量所作的担保。麦当劳的辟谣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