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与政府规制研究》借鉴国外私有林业发达国家私有林业发展实践而形成的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在全面揭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现状与轨迹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影响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约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预测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提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目标、运行主体、运行规则和运行环境的发展需求和方向,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解决“三农”问题,解决林区“三危”,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研究依据。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与政府规制研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预测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从运行主体、运行目标、运行规则、运行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重点环节,从正式制度需求和非正式制度需求两个方面对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制度框架进行了系统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林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截止2012年末,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38354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这就意味着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中国人在解决了吃饭穿衣等生存需要之后,正在追求“幸福指数”更高的生活。我国的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需求问题;我国有43亿亩林地,却没能解决13亿人的木材需求问题,更没能解决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问题,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在林业方面出现了“短板”。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世界领域,应对由于环境破坏而造成的生态危机,维护全球性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各国人民必须要面对和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我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生态安全、低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关心的课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林业。随着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逐渐树立,随着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幸福指数”需求的不断增长,直接导致对林业、林产品和林业衍生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长,现代林业的地位、作用、功能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重要性与日俱增,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了林业的战略地位。国际形势与国内需求的双重需要,使我国林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在2009年6月召开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林业建设给予高度评价,确认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发展重点,即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这是新形势下全社会对林业提出的新需求,也是我国党和政府对林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林业建设的步伐更加迅速,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更加深入,我国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雒文虎,男,1974年9月生,辽宁省朝阳人。199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林业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书籍2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和参与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多项,2013年获黑龙江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林业经济管理与生态文化等方面教学与研究。
承担工作:完成本专著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一节、第七章、第八章的撰写工作。
吕武,女,1976年4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9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书籍2部,副主编教材1部。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一项,主要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长期从事行政法学、农业行政法、林业行政法等方面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概念和基础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私有林业运行与政府规制的状况及经验借鉴
第二节 芬兰私有林业
第三节 瑞典私有林业
第四节 韩国私有林业
第五节 外国私有林运行和政府规制的特点及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轨迹和运行要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轨迹
第二节 中国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轨迹
第三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轨迹
第四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要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及运行趋势分析
第一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概述
第二节 基于专家咨询确定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预测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选择和运行目标定位
第一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的选择
第二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的定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规则确认与运行环境构建
第一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规则的确认
第二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环境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正式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第
第一节 产权保障制度
第二节 融资支撑制度
第三节 税费优惠制度
第四节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第五节 森林保险保障制度
第六节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非正式制度的塑造与构建
第一节 思想价值观念引领制度
第二节 林业生态文化驱动制度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政府规制
第一节 关于非公有制林业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黑龙江省林区政府规制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黑龙江省非公有林业的政府规制促进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本书从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新要求使非公有制林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入手,通过文献研究与中外对比,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为研究对象,在概念界定和外国发展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和运行轨迹,分析了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因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预测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从运行主体、运行目标、运行规则、运行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重点环节,从正式制度需求和非正式制度需求两个方面对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制度框架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书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全面系统阐述了黑龙江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运行现状。在国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背景和国家对林业建设新要求、新定位的大前提下,黑龙江省的非公有制林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既有全国一盘棋的发展——天保工程后实行资源承包经营管护、集体林权改后“均山头分林到户”,又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职工承包林地。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与发展状况全景展现。
2。科学确定非公有制林业的影响因素和预测运行趋势。由于林业运行的特殊性,许多数据无法量化。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影响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重要性排序,确定了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定了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要素的指标权重,并建构了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模型,并通过计算影响因素之间的重要性程度,预测了非公有制林业未来运行的4大趋势,为制度建构奠定基础。
3。系统阐述了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主要要素及运行需求。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从产业分类角度,以林业生产为主的第一产业,运行主体将由目前的“一家一户”式的个体分散经营向个体合作制经营发展;以林产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将会由现在的小企业零散式经营向公司制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向专门公司制发展。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目标,从发展阶段角度,在初级阶段是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高级阶段是追求经济效益中突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规则,整体呈现动态平衡态势,运行中必须遵循保障有效竞争的市场规则、保障契约执行的市场规则和环境规则。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环境,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正式制度安排的目标是非公有制林业要形成产权明晰、责权利到位、国家财税支持、社会保障到位、“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型林业发展的经济组织和体系,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目标是形成思想认识到位、先进文化引领、精神世界充实、优良道德统御的非正式制度环境。
4。构建了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度需求的框架。正式制度构建的重点和趋势是产权保障制度、融资支撑制度、税费优惠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森林保险保障制度、政府职能促进制度、林业服务体系服务制度;非正式制度构建的重点和趋势是思想价值观念引领制度、林业生态文化驱动制度。并就每一层面的制度需求予以分解,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制度需求的内容,为立法和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5。重点研究了林业生态文化对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重要作用。林业生态文化将在林区建设、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起到硬支撑的作用。弘扬、发展林业生态文化,将从意识形态、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诸方面促进国家林业的发展,将为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