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全球经济治理的大时代为背景,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涉及的多领域、多层面议题。上篇,着眼于找规律,启发思考。作者对全球治理的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在关系,并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了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接着,以二十国集团、欧盟、东亚地区、美国为例,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了各自的政策和实践、对全球和地区经济治理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下篇,立足于谋对策,紧扣中国。作者围绕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家角色、现状和能力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中美经贸不平衡关系的治理,对美欧贸易协作的应对,以及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出了全面推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系统、有见地、可行的政策建议。
以下呈现给读者的,是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师生的最新作品。它们是国际经济系课题组承担的“北京市与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取名为“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丛书”,共5种。
全球治理与中国,是贯穿这项课题研究的一条主线,一个既宏大、长远,又具体、直接关系到世界进步、国家繁荣和企业发展的问题。
陶坚教授主编、十多位老师和同学协力完成的《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一书,以全球经济治理的大时代为背景,展开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涉及的多领域、多层面议题。上篇,着眼于找规律,启发思考。作者对全球治理的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在关系,并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了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接着,以二十国集团、欧盟、东亚地区、美国为例,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了各自的政策和实践、对全球和地区经济治理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下篇,立足于谋对策,紧扣中国。作者围绕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家角色、现状和能力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中美经贸不平衡关系的治理,对美欧贸易协作的应对,以及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出了全面推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系统、有见地、可行的政策建议。
张士铨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全球化和转型两个大背景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面对着一个中心问题—如何处理增进国家经济利益和现有全球公共物品的相互关系。虽然它们都是现实存在并有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也是当今我国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获取国家利益,在此基础上谋求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和发挥国际影响力的着力点所在,但为什么这样做,很多人尤其是学习国际关系的学生不甚了解。所以,他在专著《国家经济利益与全球公共物品》中,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方法,依次对国家面对的利益格局调整、国家利益的获得以及它们和全球利益的博弈关系,对国内公共物品和全球公共物品的需求和面对的矛盾逐一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精辟观点:第一,国家利益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取决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同利益集团的组合既超越了国界限制也打破了意识形态束缚;第二,增进一国的国家利益,必须说明并夯实各方的利益基础,否则国家利益就是空谈,无法实现;第三,国家利益有其内在结构,在一定外在环境下各种利益之间存在互补与替代关系,优先发展经济利益是取得国家利益的关键;第四,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利益格局和公共物品的供需关系。在国家实力提升、更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背景下,以提供“硬公共物品”为先导,逐渐对“软公共物品”发力,促进我国利益与全球利益融合,提升我国的全球影响力。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域。史亚东博士在《全球环境治理与我国的资源环境安全研究》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主体、原则和政策工具,结合我国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现状,对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对于我国资源环境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她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探讨了当前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改进方向,以及对我国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还具体分析了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能源价格风险和能源效率问题。
服务经济与服务贸易的兴起和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格局,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全球各地区的迅速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刘中伟博士的专著《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发展机制研究》,在总结借鉴服务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研究东亚区域框架下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发展机制和区域经济治理问题,并就中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进程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一是通过回顾全球和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对东亚地区服务贸易总体状况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进行了阐述。二是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理论分析的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在提高经济效率、形成贸易效应方面的作用在服务贸易领域同样适用,并对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积极作用明显。三是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发展,一方面在于各经济体自身的服务业发展,服务生产要素资源在产业内的整合、互补和投入程度,具备开展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于东亚各经济体要具有开展合作的意愿,并通过寻求签订服务贸易合作协议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四是在全球价值链整合和服务业跨境转移背景下,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对东亚区域服务贸易体系和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构建有利于东亚地区长远发展的稳定、平衡的合作与治理机制,将最终成为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实现的制度保障。五是中国在参与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可以立足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深化,改善自身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大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快促进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把握东亚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进程重点,注重合作与治理机制整合发展;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据此,作者指出,当前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主要通过其共享机制、开放机制、竞合机制和经济增长机制四种机制,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经济体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合作,完善区域开放性经济一体化和治理机制建设,促进东亚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刘斌博士的《21世纪跨国公司新论:行为、路径与影响力》,重点围绕跨国公司的经济属性、管理属性和政治属性的“三维属性”,从一个整合的层面,结合全球经济治理的视角,对其中的七大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全书通过对跨国公司的产业行为、经营行为、战略行为、组织行为、创新行为、垄断行为、主权行为进行纵向历史性总结分析,阐述了在相关领域内跨国公司行为的特点、模式、路径,以及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分析了21世纪以来的10多年间跨国公司在相关领域行为的新动向。本书将中国跨国公司的行为特点和发展现状视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分别在相关的章节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希望由此描绘一个对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分析的完整视图。
相信上述5部著作能够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靠什么来维护国家利益,又如何扩大全球影响力。
作者们将收获的,是学术发表的喜悦和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荣耀。
是为序。
陶坚(国际关系学院校长)
2015年7月16日于坡上村
陶坚,经济学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现任国际关系学院校长。1984年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从事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研究工作,1999年担任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在国家经济安全、世界资源能源竞争、全球经济格局、中国对外经济战略、亚太区域合作等领域取得领先研究成果。主编、策划《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中国崛起与全球治理》《国家经济安全》《全球能源大棋局》《中国经济与世界和谐发展》《国际实现和谐社会的经验与启示》等著作。2011年出任国际关系学院校长。
上篇 分析与启发
第一章 “全球治理”理论简述及“自洽性”构思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理论概述—导言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治理的基础
第三节 全球治理简论
第四节 从G7到G20—全球治理的典型模式
第五节 全球治理的根本在于“善治”
第六节 全球治理的理论思考
第七节 全球治理与中国和平发展
第二章 国际经济秩序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第一节 国际经济秩序及其演变
第二节 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三节 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与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内在关系
第四节 国际经济秩序改革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前景
第三章 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一节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第二节 全球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治理…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减排责任
第四章 二十国集团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一节 既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滞后性
第二节 二十国集团的形成
第三节 二十国集团的演进
第四节 二十国集团演进路径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美国的二十国集团战略剖析
第六节 中国参与二十国集团治理的战略
第五章 欧盟影响力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一节 欧盟影响力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欧盟影响力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欧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理念
第四节 欧盟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影响力的制约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东亚地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东亚地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分析
第二节 东亚地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东亚地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形式
第四节 东亚地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启示
第七章 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看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第一节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涵及其背景
第二节 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节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第四节 对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思考
下篇 对策与行动
第八章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的中国国家角色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源于“问题”
第三节 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角色的变化
第四节 结语
第九章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提升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若干对策
第五节 结语
第十章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人民币角色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借鉴与现实起点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三步走”策略
第五节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通盘经略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一章 美欧经贸协作与中国的应对—以TTIP为例…
第一节 提出的背景和动因
第二节 谈判的进展和前景
第三节 潜在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的应对
第十二章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和挑战—“丝绸之路经济带”代表性国家
分析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给各国带来的优势互补性分析
第三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模式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与发展中国家参与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模式框架
第三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意义
第四节 结语
(代跋)做大全球治理变革的“耐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