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战略背景下,海关应当进一步强化与区域物流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国际性物流通道建设以及区域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支撑。同时,自贸区的设立对贸易管制执法机构的跨部门合作、监管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应着眼于法律依据、协同创新、创新路径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应当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新机制打破协调创新瓶颈。在监管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随着自贸区制度创新对制造业、文化贸易发展促进作用的显现,海关应进一步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这一试验田,继续扩大推广明确涉及制造业的各项措施,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导向作用,借鉴发达国家文化贸易发展经验,从文化产品出口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两方面扩大文化贸易的发展路径。针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要求,海关应当理性分析存在差距,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促进我国口岸通关综合管理体制和口岸治理能力的优化和提升。针对海关估价这一世界性难题,我国海关应加强比较法研究,汲取各国估价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目前已对航运企业发展造成一定阻碍的船舶吨税制度,海关应在汲取各国经验基础上,成为一个有建设性话语权的执行者,协同税务机关、形成完善的航运税收体系,提高执法效能。
Ⅰ 总报告
1 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的海关制度创新深化研究【干春晖】/001
Ⅱ 海关与自贸区建设
2 我国自贸区海关协同创新机制的国际镜鉴与本土变革:透视上海经验【王 珉】/013
3 发挥自贸区平台优势,扩大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探索【孙 浩】/032
4 自贸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规则的国际借鉴【朱秋沅】/054
5 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管制执法的跨部门合作【陈振海】/069
6 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监管创新的主要瓶颈及对策【周 阳】/088
7 自贸区视角下论海关制度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张 慧】/106
Ⅲ 海关与中国对外贸易
8 我国对外贸易利益分析——基于1981~2015年贸易条件的视角【李向阳】/132
9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双边服务贸易吗【李 凌】/153
10 海关服务贸易统计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姚海华】/181
11 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视角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分解【段景辉】/200
12 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有多大?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赵永辉】/217
Ⅳ 海关深化改革与法制建设
13 通关一体化改革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胡 蓉】/242
14 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背景下的海关三级事权优化【王丽英】/258
15 中欧海关估价制度比较【王永亮】/278
16 现代船舶吨税制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刘海燕】/295
17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中国B类条款评析【张树杰 赵世璐】/312
18 《新政》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创新【高 翔 贾亮亭 张 磊】/332
19 后记/357
Abstract/358
Contents/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