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第2版》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导,以电子测量仪器为中心,力求将电子测量技术与相关电子仪器有机融合,介绍了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书中对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特点与应用作了介绍,反映了电子测量技术的新成果和新仪器。内容包括:电子测量与仪器基础知识、测量用信号发生器、电压测量及电压表、波形测试及示波器、频率和时间测量及仪器、电子元件测量及仪器、频率特性测量及仪器、数据信号的测量及仪器、自动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书中每章都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相关典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训项目,安排了案例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等栏目以启发读者学习,通过拓展学习栏目使读者掌握各种电子仪器的性能及其应用,章末附有综合实训和自测题。  《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第2版》实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仪器仪表、自动化、通信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1. 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知识链路清晰、拓展面宽2. 以电子测量仪器为中心,针对性、可操作性强3. 引入先进仪器知识,充分体现电子测量新仪器、新技术
前 言    《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变化,以及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对原书内容做进一步更新。    为了更加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特点,以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第2版》在第1版基础上,补充了有关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有关电子测量仪器操作使用实际技能。主要改进如下:1)增加了有关章后自测题的选择、判断等类型习题,以加强训练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2)补充了有关电子测量仪器校准的操作训练和电子产品检验的知识内容。3)配套了课程导入、动画、微课等有关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方便课堂教学演示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   《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第2版》由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福军、郑晓坤担任主编,宋锦韬、刘立军参编。其中,李福军编写了第4、9章,并负责全书的统稿;郑晓坤编写了第1、2、5章;刘立军编写了第3、6章及附录;宋锦韬编写了第7、8章。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吴东波工程师担任主审。在《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第2版》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提供了部分仪器设备、操作指导和行业标准,谨此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 第2版》的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目录出版说明前言第1 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基础知识   1 1. 1 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1  1. 1. 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   1  1. 1. 2 电子测量技术的内容   2  1. 1. 3 电子测量技术的特点   2  1. 1. 4 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   3 1. 2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   4  1. 2. 1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4  1. 2. 2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5  1. 2. 3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   6 1. 3 电子测量的误差和处理方法   7  1. 3. 1 常用测量术语   7  1. 3. 2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7  1. 3. 3 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10  1. 3. 4 测量结果的评价和处理  111. 4拓展学习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13 1. 5 本章小结  14 1. 6 综合实训  141. 6. 1实训项目1串联电路直流电压的测量误差研究  141. 6. 2实训项目2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校准  15 1. 7 自测题  17第2 章 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19 2. 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和技术指标  19  2. 1. 1 信号发生器的用途  19  2. 1. 2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20  2. 1. 3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21  2. 1. 4 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2. 2 低频信号发生器及其基本应用  232. 2. 1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技术指标  23  2. 2. 2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操作使用  25  2. 2. 3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典型应用  27 2. 3 高频信号发生器及其基本应用  27  2. 3. 1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原理  272. 3. 2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8  2. 3. 3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操作使用  28  2. 3. 4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典型应用  30 2. 4 函数信号发生器及其使用  31  2. 4. 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原理  31  2. 4. 2 正弦波形成电路  332. 4. 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使用实例  34 2. 5 合成信号发生器  36  2. 5. 1 直接合成法  36  2. 5. 2 间接合成法  38 2. 6 拓展学习 专用信号发生器  40 2. 7 本章小结  42 2. 8 综合实训  432. 8. 1实训项目1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放大器测试  432. 8. 2实训项目2AS1053 型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操作  45 2. 9 自测题  46第3 章 电压测量及电压表   47 3. 1 电压测量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47  3. 1. 1 电子电路中电压信号的特点  48  3. 1. 2 交流电压的基本参数  48  3. 1. 3 电压测量仪器的种类与选择  50 3. 2 电子电压表及其使用方法  50  3. 2. 1 直流电压的测量  51  3. 2. 2 电子电压表的三种电路结构  51  3. 2. 3 按检波原理划分的三种电压表  53  3. 2. 4 电子电压表的操作使用实例  58 3. 3 电压的数字化测量技术  59  3. 3. 1 DVM 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93. 3. 2DVM 的主要特性指标及测量误差  62  3. 3. 3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63.Ⅵ.  3. 3. 4 数字交流毫伏表  663. 4拓展学习高准确度台式数字万用表  67 3. 5 本章小结  69 3. 6 综合实训  693. 6. 1实训项目1电子毫伏表的应用技能训练  693. 6. 2实训项目2不同波形波峰因数的研究与测试  71 3. 7 自测题  72第4 章 波形测试及示波器   74 4. 1 波形测试的基本原理  74  4. 1. 1 示波器的主要特点及类型  75  4. 1. 2 示波管  75  4. 1. 3 波形显示原理  77 4. 2 通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80  4. 2. 1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81  4. 2. 2 示波器的垂直通道 (Y 通道)   81  4. 2. 3 示波器的水平通道 (X 通道)   85  4. 2. 4 主机系统 (Z 轴系统)   88 4. 3 通用示波器的使用与操作  88  4. 3. 1 通用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88  4. 3. 2 示波器的选择与使用  89  4. 3. 3 通用示波器的面板功能及操作   90 4. 4 示波器的基本测量应用  93  4. 4. 1 电压的测量方法  93  4. 4. 2 时间、 周期与频率的测量方法  95  4. 4. 3 相位差的测量方法  96  4. 4. 4 调幅系数的测量方法  97 4. 5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97  4. 5. 1 数字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97  4. 5. 2 数字示波器的面板功能  98  4. 5. 3 数字示波器的测量操作方法   100 4. 6 拓展学习 波形测试技术的新发展   101 4. 7 本章小结   102 4. 8 综合实训   1034. 8. 1实训项目1双踪示波器的操作技能训练   1034. 8. 2实训项目2数字示波器的测试技能训练   104 4. 9 自测题   107第5 章 频率和时间测量及仪器   110 5. 1 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10  5. 1. 1 时间和频率测量的特点   111  5. 1. 2 频率测量的基本方法   111 5. 2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操作方法   112  5. 2. 1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   112  5. 2. 2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及主要指标   114  5. 2. 3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功能   114  5. 2. 4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   1175. 2. 5E ̄312A 型通用电子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119 5. 3 数字频率计的使用操作方法   123  5. 3. 1 数字频率计的测量原理   1235. 3. 2SP1500 型数字频率计的面板介绍   1235. 3. 3SP1500 型数字频率计的技术指标及使用说明   1245. 4拓展学习电子计数器典型产品与选型依据   126 5. 5 本章小结   127 5. 6 综合实训   1285. 6. 1实训项目1电子计数器的应用技能训练   1285. 6. 2实训项目2频率计的应用技能训练   128 5. 7 自测题   129第6 章 电子元件测量及仪器  131 6. 1 电子元件参数测量的基本要求   131  6. 1. 1 电阻器测量的基本要求   132  6. 1. 2 电容器测量的基本要求   132  6. 1. 3 电感器测量的基本要求   132 6. 2 电桥法和万用电桥的使用   133  6. 2. 1 电桥法   1336. 2. 2QS18A 型万用电桥的基本组成及操作方法   135  6. 2. 3 LCR 数字电桥   138 6. 3 谐振法及 Q 表的使用方法   1406. 3. 1谐振法测量元件参数的基本原理   140  6. 3. 2 高频 Q 表的组成和操作使用   142 6. 4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方法   1446. 4. 1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组成和原理   144  6. 4. 2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操作方法   145 6. 5 拓展学习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149.Ⅶ. 6. 6 本章小结   1506. 7综合实训万用电桥的应用技能训练   150 6. 8 自测题   151第7 章 频率特性测量及仪器  152 7. 1 频率信号的特点   152 7. 2 扫频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153  7. 2. 1 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153  7. 2. 2 扫频仪的工作原理   154  7. 2. 3 BT ̄3 型扫频仪介绍   157  7. 2. 4 BT ̄3 型扫频仪的使用方法   158 7. 3 频谱分析仪   160  7. 3. 1 频谱分析的基本知识   160  7. 3. 2 频谱分析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61  7. 3. 3 频谱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162  7. 3. 4 频谱分析仪的应用   163  7. 3. 5 AT5010 型频谱分析仪简介   164 7. 4 拓展学习 电子产品的检验工艺   166 7. 5 本章小结   167 7. 6 综合实训   1677. 6. 1实训项目1扫频仪的基本应用训练   1677. 6. 2实训项目2频谱分析仪的使用训练   169 7. 7 自测题   170第8 章 数据信号的测量及仪器   171 8. 1 数据信号的特点   171  8. 1. 1 数据信号的测量特点   172  8. 1. 2 数据域测试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173 8. 2 数据特性测试技术及仪器   1738. 2. 1数字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173  8. 2. 2 数字信号发生器   174  8. 2. 3 简易逻辑测试设备   174 8. 3 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176  8. 3. 1 逻辑分析仪的种类   176  8. 3. 2 逻辑分析仪的特点与基本组成   177  8. 3. 3 逻辑分析仪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1788. 3. 4逻辑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发展趋势   183 8. 4 拓展学习 逻辑分析仪的主要应用   184 8. 5 本章小结   186 8. 6 综合实训 逻辑分析仪的使用训练   187 8. 7 自测题   188第9 章 自动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   1899. 1智能仪器与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过程   189 9. 2 智能仪器与个人仪器   190  9. 2. 1 智能仪器   190  9. 2. 2 个人仪器   192 9. 3 自动测试系统   194  9. 3. 1 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194  9. 3. 2 自动测试系统的接口总线   195 9. 4 虚拟仪器   200  9. 4. 1 虚拟仪器的特点   200  9. 4. 2 虚拟仪器的构建技术   201  9. 4. 3 虚拟仪器的设计开发   203  9. 4. 4 虚拟仪器的设计演练   2049. 5拓展学习网络化仪器与远程测控系统   207 9. 6 本章小结   2089. 7综合实训基于LabVIEW 的虚拟示波器设计   209 9. 8 自测题   209附录   210 附录 A 通用示波器的操作规程   210 附录 B 电子产品检验报告   211 附录 C 国际单位制的词头   211参考文献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