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海淀留创园——砥砺奋进20年
李长萍 赵新良
二十个春夏秋冬,见证了海淀留创园助力创业企业成长的辉煌;
二十载风风雨雨,给予了海淀留创园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披荆斩棘的
力量;二十年的无悔付出,只为播撒每一个创业者的希望,最终成为海
归创业者最美的故乡。
从萌芽起步到成势发展,从深耕细作到求变创新,从依托海淀到辐
射全国,海淀留创园一路走来,已孵化了创业企业 2 000 余家,其中留
学人员创办企业 1 200 余家,孵化上市挂牌、企业 21 家,培养和引进国
家“千人计划”42 人,“海聚工程”63 人,“高聚工程”27 人。
一、成长之路、展翅高飞
1997 年 10 月,与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北京市留学
人员海淀创业园,成为全市首家专门吸引和服务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为核
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1998 年 7 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VI
海归创业
海淀留创园 20 年
1999 年 12 月,为了满足更多留学人员的创业需求,在海淀区政府
的大力支持下,海淀留创园进驻中关村创业大厦,新增孵化场地 22000
平方米,配备标准孵化单元、综合布线系统、集团用户电话以及配套公
共服务设施,扩大了孵化场地规模并改善了创业孵化环境。
2000 年 1 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海淀留创园,标志着海淀留
创园高速发展阶段的开始。海淀留创园与美国埃森哲(Accenture)公司
合作,共同开发了“中小企业孵化评估系统”,率先在全国孵化器内运
用评测手段对孵化企业进行跟踪管理。
2001 年,随着归国留学人员企业的增加,场地面积需求逐渐扩大,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留学人员发展园在中关村发展大厦开园,
新增孵化面积 17000 平方米,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
空间。
2003 年,海淀留创园结合孵化器的专业化发展趋势和生物医药企业
的发展需求,建立了专业化的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建筑面积 30000 平方
米,配有生物工程开放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合成制剂开放实验室、
生物制品中试车间和医疗器械产业化示范车间,探索了孵化器和企业共
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运作模式,为专业孵化器更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为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2005 年,海淀留创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运行体系,对企业申请专利、
商标等进行奖励性补贴。
2007 年 10 月,成为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政府的共建单位,正式命
名为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9 年,海淀留创园启动创业导师计划,在常规创业培训的基础上,
开设高端总裁培训班,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培养。
2011 年,海淀留创园与园内企业合作共建医疗器械转化医学产、学、
研合作平台,搭建政、产、学、研、用服务桥梁。
2013 年,海淀留创园投资建设创新型孵化器——成立零门槛、零成
VII
前言
本的公益性众创空间——金种子创业谷,总面积 3300 余平方米,设立开
放办公区、集中办公区、专业孵化区,可为早期创业团队提供 500 余个
免费工位,配套咖啡洽谈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休闲区等公共服务设施。
创业谷既可大大降低创业者在时间、资金等方面的创业成本,也可提高
入驻孵化企业的毕业率。
2015 年,海淀留创园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
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要求,把金种子创业谷的孵化模式和服务
模式复制到周边地区,以带动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
2017 年,基本完成了航天桥、河北石家庄、秦皇岛和渤海新区等基
地建设工作;目前,根据海淀留创园业务发展需求,逐步形成北京总部、
各分园区、各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满足了园区及企业全国范围内布局
产业发展链条的需求。
二、辉煌之路、硕果累累
海淀留创园 20 年的成长过程,见证了众多优秀企业的成功,也收获
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认可,也正是在
众多支持与鼓励下,海淀留创园才得以更加稳步、快速的发展。海淀留
创园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也是人社部认定的“全国创业
孵化示范基地”;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机构、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实施 20 周年
先进服务机构;获得国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家外专局授予的“国
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首批示范建设试点单位”称号,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
留学人员创业园;被北京市经信委认定为北京市小企业创业基地;被北
京市科委列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首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试点单位;2015 年被北京市政府侨办、中关村管委会认定为首批中关村
侨创园;2015 年海淀留创园成立的众创空间——金种子创业谷,获得了
VIII
海归创业
海淀留创园 20 年
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型孵化器的认定;2015 年金种子创业谷还获得了北京
市级孵化器的认定;2016 年金种子创业谷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
级众创空间。
三、志存高远、砥砺前行
2017 年,海淀留创园将总结“十二五”发展的经验,结合北京建设
科技创新中心的最新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围绕“高端、
共赢,建设世界一流孵化器”的战略定位,以建设高端化、规模化、网
络化、金融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目标,
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深化精品孵化服务,推动园区的快速发展。
1. 高端化发展
海淀留创园作为留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在项目引进和孵化方面
应继续朝着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进行精品项目孵化。“十三五”时期,
海淀留创园将紧密围绕国际前沿技术项目和高端人才,鼓励和促进一批
高层次人才入园发展,培育“万人计划”“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
聚工程”等高端人才不少于 20 人,孵化不少于 5 ~ 10 家具有行业驱动
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和上市企业,为海淀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精尖”
经济结构先导区,在产业创新源头提供有力支撑。
2. 规模化布局
“十三五”时期,海淀留创园将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趋势,
并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资源和品牌输出,朝着规模化方向
发展。围绕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生物医药等重点孵化领域,在国内选
取具有产业特色和集群效应的地区规划建设或者联合当地机构共建产业基
地或分园区不少于 10 个,形成北京总部、各分园区、各产业基地规模化
IX
前言
发展效应,满足园区及企业全国范围内布局产业发展链条的需求。
3. 网络化拓展
孵化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连接与分享,即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
网络体系,将创新者最需要的资源和人连接起来。因此,“十三五”时期,
海淀留创园应进一步开放自身资源入口,打通各类资源对接渠道,搭建
各类资源对接平台,建设能够完成资源高效配置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
有效拓展孵化范围。
4. 金融化运作
随着规模扩张,海淀留创园应完善投资功能,通过金融化发展,实
现自身良性造血功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三五”时期,海淀留
创园应创新“孵化+ 创投”发展模式,由海淀留创园出资成立一支创业
引导基金,募集社会资本成立两支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资本的纽带,融
合团队对市场、技术的把握,实现园区、项目和企业的联动发展,有效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 专业化聚焦
“十三五”时期,海淀留创园应围绕留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继续朝
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结合中关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建设移
动互联网、医疗器械、智能硬件、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专业孵化载体,
搭建四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专业服务体系,打造专业领域内
的留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6. 国际化引领
“十三五”时期,海淀留创园应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进行国际化
的战略部署。与国际知名高校、国际知名孵化机构、欧美留学会·中国
X
海归创业
海淀留创园 20 年
留学人员联谊会等机构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海外至少建
立一个基地或者分园区,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
在国际范围内集聚创新创业要素,有效拓展国内与国际资源的联动发展,
打造国际化的留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之风,
海淀留创园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时刻走在服务海归创业的第一线,
冲在创新创业潮头的最前沿。
海淀留创园主任赵新良:
30 年创业“服务”,用心让每个创业企业生根
发芽
从 1997 年 10 月海淀留创园成立至今,20 年的时间里,海淀留创园
始终站在创业服务的第一线。仅 2015 年,海淀留创园就帮助 191 家企业
融资 21.18 亿元。目前,海淀留创园已经诞生了 21 家上市、挂牌公司。
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幕后英雄——海淀留创园主任赵新良表示:“用心
服务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关键。”
一、海淀留创园企业成长的幕后英雄
1988 年,中关村成立科技特区,赵新良开始在高新区工作。在工作
中,他一直不停地琢磨怎样更好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早在 20 多年前,
赵新良就已经提出了创业服务的基本理念,并且付诸实践。2011 年,赵
新良到海淀留创园任主任。其后在“双创”风之前的 2013 年 9 月,他便
带头成立了金种子创业谷,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
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上千位创业者受益于此。这位培育了众多企业,拥
有近 30 年企业培育经验的专家,在谈到海淀留创园的成功经验时重点强
调了“服务”的价值。
XII
海归创业
海淀留创园 20 年
二、增加造血资本,探索“高端共赢”服务新模式
在海淀留创园成立 20 周年之际,我们看到了众多从园区成长起来的
知名企业,而赵新良主任则看到了未来更好的服务创业企业的目标。赵
主任是一个心中有海的创业导师,近 30 年与创业者、创业企业接触的经
验让他对于创业企业的培育与孵化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与赵主任的交流
中,我们发现在其谦虚的外表下,有着一种不断突破、创新服务的精神。
赵新良主任表示未来期待留创园可以进一步扩张,用多年的创业培育经
验,服务更大范围、更多数量的企业。他说:“以我们以前的规模服务
的企业数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想扩大规模、扩大范围。虽然北京的资
产价格很高,购置成本大,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在
北京主要是通过合作来进行突破,通州留创园正在完善中。同时,我们
把品牌和服务辐射到全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已经在石家庄、秦皇岛、
南京、成都、长沙等地建立了产业基地。”
留创园要发展壮大,服务更多的企业,必须科学地增加园区“造血
资本”,无本之木是很难持久扩张的。就此,赵新良主任提出了其倡导的“高
端共赢”新模式:一方面,要更好、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企业;另一方面,
企业的成长也会为创业园输送新鲜的“资金血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实现双方或者多方共赢的目的。赵新良主任表示:“这里的‘高端’主
要是指,我们做的是一个高端孵化器。高端孵化器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
从项目入口来说,我们能够吸引最优秀的项目,并提供最好、最优秀的
创业服务,打造最好的创业氛围、创业环境,让企业得以快速成长。如
果企业成长理想的话,我们也可通过投资企业来实现与其同步快速成长,
此乃‘共赢’。通过共赢实现我们自己的资产增值,从而提高我们的服
务能力,进一步扩大规模,最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通过“高端共赢”
模式的推进,可以实现服务企业与创业园自身收益的平衡,保证充沛的“血
液”供应,推进园区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赵新良主任欣喜地告诉我们:
XIII
海淀留创园主任赵新良:
30 年创业“服务”,用心让每个创业企业生根发芽
“留创园已经进行了两期的种子投资基金,在不长的时间内,已经增值
了十几倍,后续还会进行相应项目的推进。”
三、“创业乐园”的构建者
海淀留创园一直被创业者们称为“创业乐园”,这里不仅有创业者
喜爱的创新创业氛围,而且有留创园提供的各种针对性的配套扶持,而
赵新良主任就是这座“创业乐园”的构建者。“如何更好地服务创业企业”
一直是萦绕在赵主任心中的头等大事,在他看来,留创园充分具备打造“创
业乐园”的优势与条件。首先,海淀留创园已经走过了 20 年的发展历程,
培育了众多成功的企业,多年的经验是提供创业服务的软实力,尤其是
赵新良主任一直在企业服务领域深耕细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业心得,有
这样一位创业导师,也为留创园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其次,海淀
留创园具有良好的口碑与品牌,提到海归创业一定会想到留创园,这是
创业园中工作人员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留创园培育企业在社会中所结
下的硕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留创园
的品牌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验的分享与规模化的扩展,可以进一
步提升园区服务企业的影响力,让优质的企业服务被更多的优质企业所
享受。再次,海淀留创园拥有多元的创业资源,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扶持,
还是民间的风险投资,这些丰富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都一直处在前列。
“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创业资源、挖掘更多的潜在创业资源”也是赵
新良主任一直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最后,海淀留创园之所以称之为“创
业乐园”,这与园区组织的丰富多彩的创业者交流活动、专项讲座、总
裁班培训密不可分,海淀园所提供的多样化企业服务,让园区的企业始
终成长在一个创新、奋进的积极氛围中,很多海归创业者在这里找到了
家的温暖,也在这里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赵新良主任告诉我们:“目前留创园累计吸引的留学人员是 1 200 人,
XIV
海归创业
海淀留创园 20 年
其中博士 568 人、硕士 526 人,现在在园的有 316 人。”正是在这个“创
业乐园”的沃土上,赵新良主任用心培育着每一个金色种子,帮助它们
茁壮成长,迎接雨露阳光,也经历狂风巨浪。这位“创业乐园”的搭建
者陪伴着一个又一个企业从稚嫩逐渐走向辉煌。
四、“从 0 到 1”的立体化创业企业孵化
不同于其他的孵化器,海淀留创园践行着“从 0 到 1”的立体化企
业培育体系。赵新良主任说:“我们跟好多地方不一样,我们不是从成
熟项目中挑选项目,我们是从一个小种子开始,从 0 到 1 进行着突破,
当‘种子’在我们孵化器培养成熟以后,再移植到其他地方让其茁壮长
大。”初创企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主要体现在“找资金”“找
人才”“找市场”三个方面。针对初创企业这几个方面的需求,留创园
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企业服务体系,“赵领队”——赵新良主任,肯定有
办法帮助创业者完成“三找”任务。首先,帮助企业“找资金”,积极
为其“供血”。创业初期也是急需资金的阶段,但是由于产品还未成型,
缺乏自我运作的能力,留创园通过各种扶持基金为创业者寻找官方资金
来源。同时,也积极吸引众多的投资人来创业园挖掘项目,为创业者与
投资人牵线搭桥,促成“姻缘”。其次,创业初期,人才是关键。若没
有人才作为支撑,创业终会走向失败。创业园通过争取户口指标等方式,
积极提升园区企业对人才招聘的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创业企业接触的人
才范围。最后,创业企业只有成功实现市场化运作,其产品与品牌得到
市场的认可后,才能走得更远、更稳。留创园尝试打通各种资源与渠道,
充分推广园区企业的产品,强化企业的市场化效果。海淀园从资金扶持、
人才引进、市场推广三个层面,给予初创企业“从 0 到 1”的立体化培育,
正如赵新良主任所说“我们用心做好每一个项目,培育每一个企业”。
在赵主任这种创造价值实干家的感染下,园区的企业也将为社会创造价
XV
海淀留创园主任赵新良:
30 年创业“服务”,用心让每个创业企业生根发芽
值作为自身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坚信,未来的留创园一定会走出更多
的国际一流企业,因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实干情怀在当今弥足珍贵。
五、以创新的服务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作为创业领域的元老,赵新良主任近 30 年一直为创业企业提供着指
导与支持,海淀留创园内创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他辛勤耕耘的贡
献史。接触了这么多年的创业者以及创业企业,当赵新良主任被问及“什
么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时,他将“创新”放在了十分核心的地位。也
许赵新良主任见证过太多企业的兴衰和创业者的成功与失败,但是“创
新”却是时代变迁中企业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正因为如此,“创新”
一词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底。“无论是企业,还是我们创业园,要想保
持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留创园作为创业服务的平台,更需要不断
创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包括一些具体的做法,我们需要借助
创新寻求更大的突破。”赵新良主任意味深长地说。
时代不断进步、环境不断变化,唯有创新者前进不止,唯有创新企
业屹立不倒,唯有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满足更广泛创业企业的需要。面
对更加美好的未来,海淀留创园赵新良主任,定会坚定创新的步伐,让
每一个创业企业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