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选(全二册)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定 价:80 元
丛书名: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该书选取了关汉卿、白朴、杨显之、王实甫、马致远、李直夫等人的作品,所选作品着眼于元明清以来的杂剧之名篇。注者有很深的学术功底,在所选作品的底本、注释等方面均作了详尽而到位的说明。本书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古代戏曲注释选本,此次拟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中出版。
中国古典戏剧的精选详注本《中国古代戏剧选》
前言
自金、元以来,戏剧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因其剧目浩繁,剧情异彩纷呈,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古典文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由于杂剧中的《西厢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人民文学出版社业已陆续单行整理问世,而且还将继续出版他种,因此本书所选专门着眼于元明清以来杂剧之名篇。以往的戏剧选本,往往合杂剧、传奇于一编,为了照顾各个剧本在篇幅上的大体平衡,一般采取选折、选出的办法。这样,即使所选尽为各剧的精华,但一个完整的剧本,既经割裂,难免伤筋动骨、支离破碎。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采取长剧单行,短剧合编的办法,分别出版,相辅而行,使古代戏剧之精华,大小长短,毕现于世,各发其彩。我们双方很快地达成了共识,确定本书只选杂剧,这是需要向读者说明的。
杂剧之选,自应以元人所作之北杂剧为冠冕。元代立国,虽不及百年,而杂剧特为一代之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光彩的一页,所谓唐诗、宋词、元曲的评赞,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有元一代杂剧作家八十馀人,所作杂剧七百馀种,现存一百六十二种,可见其繁荣的情况。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和定型:一本四折的结构体制,展现了戏剧冲突从发生、发展到转折、收场的完整过程,使故事发展显得跌宕起伏,有头有尾;不同宫调的套曲的组合,用以写景抒情,交代事件,大大强化了演出的戏剧效果;末、旦、净、杂等行当的确立,更进一步促进了表演艺术向纵深发展;而一人主唱的表演方式,虽有相当的缺陷,但由于突出了男、女主角,对后世以生、旦为主的传奇,也不能不产生相当的影响。元杂剧的内容,非常广泛,题材多样化;或直接反映现实,或取材于史传、传说与神话。举凡家庭爱情、公案断狱、拔刀赶棒、仙佛神鬼,乃至忠奸斗争、农民起义、民族矛盾、朝代兴亡等等,莫不可以入戏。而且,应该指出,剧中的主人公,除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外,更多的是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诸如妓女、丫鬟、童养媳、穷书生、乞丐、艺人、草莽英雄、绿林好汉等等,莫不应有尽有。不少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吏的残暴,进行了大胆的抨击,热情的歌颂了人民的反抗和斗争,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写出了一本又一本传世的名作。这里面,既有轻松欢快的喜剧,也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还有融悲喜剧之情于一体的正剧。从风格上来讲,起于勾栏瓦舍的元杂剧,大多以本色当行见长,比较符合市民的审美情趣,显得朴质自然,通俗易晓。正如王国维所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即使以文彩见长的一些作家,也能于秾丽中显自然之色,雅中见俗,俗不伤雅,与专以典雅见长的文人之作,大异其趣。中国古代戏剧发展至元杂剧,可以说是众体皆备,名家辈出,争奇斗胜,各极其妙。因此,《中国古代戏剧》的编选,不能不以元杂剧为重点。作为元剧四大家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中心地位自然要予以突出,各选二或三剧;以花间美人著称的王实甫,其《西厢记》已单行问世,我们另选了他的《丽春堂》入集,以见其感慨苍凉的一面。另外,为了使选本能反映出元杂剧的基本面貌,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剧作,只要是名篇,也都尽量入选。这样,从总体上看,重点的突出,加上面的照顾,元杂剧共入选十四家二十二本,约为全书三分之二之数。看来这个比数还是比较合理的。
宁希元,男,山西稷山人。抗战时,曾于家塾读书两年,后西渡入陕,求学于南北各地。解放后入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5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自助教、讲师,副教授而至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之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元人散曲选粹》,《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等。 宁恢,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目前为读者杂志社副总编辑。
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白朴
裴少俊墙头马上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杨显之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王实甫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马致远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西华山陈抟高卧
李直夫
便宜行事虎头牌
郑廷玉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纪君祥
赵氏孤儿大报仇
康进之
梁山泊李逵负荆
石君宝
鲁大夫秋胡戏妻
孟汉卿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尚仲贤
洞庭湖柳毅传书
郑光祖
迷青琐倩女离魂
醉思乡王粲登楼
秦简夫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无名氏
风雨像生货郎旦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包待制陈州粜米
朱有燉
清河县继母大贤
康海
中山狼
冯惟敏
僧尼共犯
徐渭
狂鼓史渔阳三弄
雌木兰替父从军
王衡
真傀儡
孟称舜
桃花人面
吴伟业
通天台
杨潮观
汲长孺矫诏发仓
寇莱公思亲罢宴
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