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王宁教授在这部专著中总结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并就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提出了自己的预见。全书围绕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杰克伦敦、艾略特、索尔贝娄等大师的经典文本展开,重点评介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文化影响*深远的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旁及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等文学文化思潮。
		 
	
  王宁,1989年获北京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杨周翰教授,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1990-1991年获荷兰皇家科学院博士后基金,在乌德勒支大学从事比较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论研究,合作导师是蜚声国际文学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的杜威·佛克马教授。回国后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1992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2000年2月: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兼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学报编委;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外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宁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现当代西方文学及理论、文化研究、翻译研究和影视传媒研究。王宁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耶鲁大学福特杰出学者讲座访问教授,杜克大学客座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弗莱研究员,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研究员,澳大利亚默朵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杰出访问研究员等,并兼任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际权威文学理论刊物New Literary History(新文学史)和Critical Inquiry(批评探索)中文版主编,丹麦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视角)杂志副主编,《文学评论》等十多家中文CSSCI来源期刊编委。
 
上编       思潮论 
第一章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 4 
一  现实主义的衰落 6 
二  现代主义的崛起与衰落 8 
三  后现代主义:战后的文学主流 11 
第二章  弗洛伊德主义:无意识与文学的联姻 16 
一  弗洛伊德论文学 16 
二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22 
三  西方作家、批评家论弗洛伊德主义 29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文学:挑战与超越 38 
一  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 39 
二  非理性主义的冲击 41 
三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实验 43 
四  迷惘与选择 45 
第四章  先锋小说:走向后现代主义 47 
一  后现代主义的诸种形式 47 
二  先锋小说诞生的语境 49 
三  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 52 
四  后现代:西方的模式? 56 
中编    批评论 
第五章  从形式到解构的历史演进 60 
一  语言学科学取向 60 
二  心理学人本取向 63 
三  现象学阐释学取向 64 
第六章  精神分析:从人本到文本 68 
一  弗洛伊德及其弟子们的贡献 68 
二  实践中的多元发展 71 
三  拉康的理论阐述和实践发展 75 
第七章  后结构主义:批评的解构 78 
一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78 
二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述评 82 
三  解构批评在美国 85 
下编   作家论 
第八章  二十世纪文学之镜 92 
一  文学思潮和背景 92 
二  文学观点和创作理论 95 
三  创作实践和艺术成就 98 
四  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文学 99 
第九章  杰克·伦敦:马克思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 102 
一  杰克·伦敦是不是自杀的? 102 
二  他是如何脱离工人运动、退出社会党的 105 
三  《海狼》等作品新论 107 
四  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13 
第十章。  艾略特:永恒循环的神话 116 
一  寻找失落的自我 116 
二  精神分析式的多重变奏曲 117 
三  传统与个性气质的张扬 122 
四  走向天国之路 125 
第十一章  海明威:现代文体的探险 127 
一  崇尚经验的直接性 127 
二  硬汉性格与优雅风度 131 
三  冰山风格与深层美感 133 
四  海明威和我们 137 
第十二章  菲茨杰拉德:沉默的桂冠诗人 139 
一  生活道路与最动人心弦的美国悲剧 139 
二  美国梦的幻灭 142 
三  人物刻画的独特技巧 146 
第十三章  索尔·贝娄:没有终极的寻找 149 
一  当代社会的冷眼旁观者和批判者 150 
二  我要自我探索的欲望 153 
三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互相交织 156 
后  记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