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长大》(小学篇)是作者在华德福小学以及大地之子夏令营、灾区帐篷学校、郊区打工子弟学校等的课堂记录和教学探索。《华德福学校怎样教外语》《从一开始的语文教学设想》《口语表达》《自己动手写课本》等,呈现出文化课的活力与激情。《手工课》《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我们这样过端午》《从生活中学习》《老师,我想和你们一起保护大自然》等,则体现出自然教育、生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在华德福学校里,老师不仅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探讨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活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人生答案……
《孩子,你慢慢长大(幼儿篇)》借着实际的案例了解华德福教育的理念,了解该如何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理解孩子,这是一本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灵感书。
《孩子,你慢慢长大(小学篇)》本书收集了46篇教育故事,作者以日常课堂、师生对话等生活片段,将对传统填鸭教育的反思、华德福教育带来的启发,重新观察整理,为教师与父母提供另一种教育想象。
我有一个银色的梦
吴蓓
最近几年有些私立学校,想入学的孩子实在太多,他们通过考试或者品行来挑选孩子。我想那些学习吃力或品行不端的孩子怎么办?如果有可能,我是否可以做个小小的学堂,接受被淘汰的孩子?
接受那些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孩子,被家长不恰当的养育方式摧残的孩子,接受那些不符合现行标准的孩子。我想有个小小的学堂,让孩子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让他们的身体在大自然中得到舒展,让他们的双手能够为自己也为他人来劳动。
十几年前我的一位邻居在精神病院目睹小学生精神失常,十分的心疼。她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等到孩子精神崩溃,后悔来不及了。如今,孩子们的现状越来越令人担忧。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陈默教授从1999年开始,为8千多个城市家庭做过心理咨询,她说:我发现从2004年起,孩子因为焦虑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成几何级数地在提高。
徐凯文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他在高校接触到的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
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开始自杀,肯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这个社会、时代,都有严重的病患了。我想做的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提供一个温馨、自然的地方,让孩子们绽放出生命之光,是人活在世上的本来具足的光明和丰盛。
几个月前我就起心动念,但现实的种种考虑,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自然环境,就得远离城市,如何能够兼顾年迈体衰的父母?谁与我同行?总不能我一个人来做这件事情,可是我不开始,有谁知道?
五月初我和乔艳坤老师说起我的想法,她立即回应,她也想办这样的学堂,她愿意和我一起去尝试。我和乔老师认识有十五年了,我对她十分的敬佩。《下乡育儿》这本书里提到的乔老师就是她。
我们一起去寻找合适的场地,几经斟酌,一致认为安徽泾县黄田村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日本自然农法的创始人福冈正信认为由人的欲望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所谓的现代化说到底,它们也是毫无价值的。我确信,真正的真、善、美、快乐只有在自然中才会被发现。黄田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周围群山环抱,溪水长流,处处是美景。
被体制淘汰的孩子,不符合老师要求、家长期待的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黄田小院。也许一周,也许一月,也许一年,我们愿意成为你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同伴,愿意牵着你们的小手一起迎接日出、目送夕阳。
最近读到罗大伦老师的文章《让孩子在山野间长大》,他的写道:觉得孩子脾气暴躁,还爱生病?带他去田野玩耍吧!有的家长问如果孩子一个人去乡下,没有家长陪同,能行吗?罗老师回答:其实,有些家庭环境,孩子离开,对他来说,很有可能是幸福的事情呢。原来我是坚决反对孩子寄宿,可是目睹现今孩子的遭遇,我开始认同罗老师的意见。我们也会有条件地接受需要寄宿的孩子。
我的梦想是银色的,像月亮的银色温和、柔情、清雅、凉爽。我的梦想不是金色的,像太阳的金色灿烂、激情、耀眼、灼热。这个世界需要阳光的热烈,也需要月光的静谧。需要金光闪烁,也需要银辉郎朗。我们有了太多的成功,高科技、高铁、高速整个世界奔跑得越来越快,我们的身体跟上了快速的节奏,我们的灵魂在哪里?好几次,我乘坐高铁去了另一个城市,身体到达了,好像魂还在半路上,跑不了那么快。
需要有一个地方来安放我们的灵魂,它不需要喧闹的城市,不需要四处奔波,不需要嘈杂的信息,它只想静静地安住在土地上,安住在花草树木之间,安住在蔚蓝的天空下。
这样一个地方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以及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乔艳坤老师认为,人活在世上要有信仰,信仰不是宗教,一个人可以不信任何宗教,但要有信仰。信仰存在着天地之道。她告诉我:心中有信仰,身上有力量。
我有一个银色的梦想,为这世上减少一个精神病人、一个自杀者、一个罪犯而奉献。让我们不要停留在嘴上,而是行动起来。去服务,而不是去统治,去帮助而不是强制,去爱而不是伤害。
(摘自吴蓓老师的博客:吴蓓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