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定  价:36 元 
					
				 
				 
				  
				
				   
				 
				  
				
						
								
									当前图书已被 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戚新,杜霁主编
 - 出版时间:2016/7/1
 
						- ISBN:9787518408979
 
						-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34.4 
  - 页码:244
 - 纸张:
 - 版次:
 - 开本:16K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应用型本科适用教材: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二版)》在编写中力求体现如下特色:(1)引进了每章基本结构框架、案例教学法,注重会计的应用,密切结合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涵盖了《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利于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2)重点明确,脉络清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章的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应用型本科适用教材: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二版)》在每章的前面都设有学习目标、要点提示、复习思考题等内容,便于学生掌握每章的要点知识,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处理财务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奠定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应用型本科适用教材: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二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第三章存货 
第四章固定资产 
第五章无形资产 
第六章证券投资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八章流动负债 
第九章长期负债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二章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第十四章债务重组 
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十六章所得税会计 
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十八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参考文献
版权页: 
 
4.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准则。( )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中,无论是支付补价的一方还是收到补价的一方,都要解决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确认换出资产的资产处置损益的问题。( ) 
6.多项资产交换与单项资产交换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对换入各项资产的价值进行分配,其分配方法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 
8.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一般纳税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对换人的人账价值是有影响的。( ) 
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应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 
10.某企业以其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国库券换入一幢房屋以备出租,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